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成为特色矿产重要接续地

    作者:黄治富 秦宗道 时间:2006-06-01 07:5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湘贵锰业公司老总张哲波一锤砸下--金元宝似的电解锰应声落地。至此,紫阳县成为中国锰都湖南湘潭的重要特色矿产接续地。依托特色矿产,实行资本和技术的同步引进,不断拉长加工链条,从输出原料到输出产品,紫阳已构建成锰、铁、板石、毒重石四大特色矿产基地,拉动就业2000余人,年创产值1.2亿元。
    创造了紫阳县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奇迹的湘贵猛业,用两年时间,投资3200万元,完成了探矿、采选、加工一条龙的工业化征程。目前,该企业敞开炉灶,日消耗锰矿石150吨,不仅解决了公司4个直属矿的矿石出路,还全部吃进了紫阳锰矿、伦明矿的产出。5万吨矿石就地转化成5千吨电解锰,产品升值一至二倍。在目前产能过剩、价格走低的情况下,仍能实现年产值4千余万元,而且降低运输成本一百余万元。同时,锰矿弃碴还是生产水泥的上好原料,浙陕水泥厂每天从矿山拉走一大卡车弃料,开启了锰矿与石灰石的循环利用之路。面对目前电解金属产品出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公司的股东们都胸有成竹,他们说自己花310万元竞拍到的3平方公里采区拥有149万吨的藏量,可供公司开采30年,而且湖南湘潭、贵州桐仁等老采区资源趋于枯衰,一旦产出和价格趋于稳定,只要三年时间就能拿回全部投资。
    从毒重石到钡盐系列产品,红蝶化工每年不仅将县内矿石全部消化,还要从重庆市城口县吃进一万多吨,年产钡盐近7千吨,产值3千多万元。紫阳板石是全市的创汇大户,但弃渣一直是困扰环保、影响泄洪的一个突出问题。以治理非煤矿山弃渣为切入点,紫阳县连续三年推行了筑坝拦渣、疏河泄洪的强硬措施,全县五大板石企业浇筑1万余方拦渣坝,每年将10余万方弃渣拴在山上。同时,企业变压力为动力,积极推行洞采技术,不断创新工艺,加速产品开发,加强废物利用,从板石边角料中制成小块条形砖和马赛克、文化石等多种高附加值产品。过去依靠规格板石支撑天下,现在兴起的板石工艺品和板石雕刻则极大地拓展了产业,丰富了市场,民间艺人黎成生雕刻的美术作品--《邓小平》和石书长卷《三国演义》成为板石文化的瑰宝。如今紫阳年产板石100余万平方,产值4千多万元。
    数以亿吨的铁矿石是紫阳又一个等待开发的特色矿产,为解决低品位、复合伴生型给铁矿开采带来的不利影响,县政府成功引进温康集团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了年产3万吨钛铁精粉生产线。该企业以浙江资金、陕西矿产、四川(攀钢)技术成为三省合作的范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张骞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