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安康市政府在紫阳县召开了全市地方病防治暨防氟砷改灶工作会议。会议回顾总结了“十五”期间及2005年度地方病防治工作,认真分析了当前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面临的形势和机遇,传达了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了2006年地方病防治各项工作,表彰奖励了“十五”期间和2005年度地方病防治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市政府钟顺虎副市长与改灶项目县区政府、市卫生局与县区卫生局签订了2006年度地方病防治目标责任书,现场参观了紫阳县成品回风炉具加工厂和蒿坪镇金石村农户改灶情况。省卫生厅地方病防治处霍玉福处长、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冯清华所长参加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市政府钟顺虎副市长作了重要指示。汉滨、紫阳、平利、汉阴、岚皋和镇坪6个改灶项目县区主管县区长,各县区卫生局长,市、县区疾控中心主任、地病科长,市盐业、扶贫、农业、林业、财政、教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近7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市政府谢康副秘书长主持。
霍玉福处长在讲话中首先介绍了全省地方病防治形势和面临的任务。二是分析了安康市地方病防治任务对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影响。强调上世纪七十年代碘缺乏病安康是全省最重的地区,而目前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防治任务又占全省的97%,防氟砷改灶任务完成与否,直接影响全省任务的完成。三是明确指出了根据2001年调查和自1997年以来实施改灶情况看,安康今年是防氟砷改灶的扫尾年。四是要求认真做好今年全市地方病各项防治任务。特别是对今年改灶工作提出了严格要求,强调改用成品炉具的,原无排烟设施的炉灶必须拆除,成品炉具必须是能烧煤的,同时要注意炉具的质量、排烟效果及价格,要严格控制成品炉具的使用对象,严禁发放给乡镇机关、院(站、所)等单位。实施改灶要整村推进。五是强调要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
钟顺虎副市长语重心长、深入浅出的讲了地方病对人类身心健康、对经济社会和谐发展的严重危害,强调,第一、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增强地方病防治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十五”期间全市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碘缺乏病实现了国家消除目标、燃煤污染型氟砷中毒防治取得突破性进展,大骨节病和布病处于稳定控制,各项防治任务顺利通过了省上中期检查和期末验收评估。钟市长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指出了陕西是全国的地方病重病区,安康又是陕西的重病区,30%以上人口受到地方病的威胁,基础又十分薄弱,民众素质低、健康意识差,因而地方病防治工作任务大、压力大、责任更大。要求抓住中、省高度重视和支持的大好机遇,富有爱心、耐心和坚定决心的把防治工作做到位。第二、进一步突出重点,把改灶责任逐项夯实。要求必须10中旬前必须高标准、高质量的完成6.5万户防氟砷改灶任务;做好碘缺乏病、大骨节病、布病等的防治监测工作;紫阳和汉阴县要结合实际,摸清底子,打好基础,完成地方病防治示范县创建任务。同时,要求各级都要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第三、进一步强化措施,争取地方病防治工作有新突破。一是要下功夫采取有效措施开展地方病防治的宣传,要让群众都知道食用碘盐和改灶的好处,学会保存碘盐和正确使用炉灶的方法。二是要加强领导,把地方病防治工作纳入政府工作目标进行考核,实行责任追究管理。三是要解决认识问题,坚持预防为主,坚持以人为本,加大投入力度。相关部门要齐心倾力支持,卫生部门要合理调整经费结构,做好查病、防病、治病;盐业部门要严禁私盐冲击市场,保证合格碘盐供应;农业部门要做好畜间布病的监测防控;林业部门要做好病区退耕还林(草)换粮工作;财政部门要保证防治工作经费,组织好炉具招标采购工作;教育部门要上好地方病防治健康教育课;新闻媒体要加大地方病防治宣传力度。四是要加强地方病防治队伍建设,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工作上关心防治工作人员,改善条件,稳定队伍,培养一支甘于奉献,乐于进取,具有强烈事业心和责任感的防治队伍,不断探索防治工作的新路子。
副市长钟顺虎与汉滨、紫阳、汉阴、平利、岚皋和镇坪6个改灶项目县区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
市卫生局局长彭有庆与县区卫生局签订2006年度地方病防治目标责任书
与会代表参观紫阳县成品回风炉具加工厂
与会代表在紫阳县蒿坪镇金石村参观农户改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