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宁陕 > 正文内容

    试点带来新变化

    作者:杨宁 熊炜 陈浩 时间:2006-06-06 08:26 来源:宁陕县人民政府公众信息网 字号: 打印

    ——宁陕县广货街镇蒿沟村新农村建设纪实

    火红的五月,笔者前往宁陕县新农村试点村的广货街镇蒿沟村采访,所到之处,一幅幅建设新农村的火热场景扑入眼帘:洵河水上乐园的开工建设、铁文公路的破土动工、投资30万元的高品位农家乐园……这仅是该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蒿沟村地处广货街镇北部,与户县涝峪镇八里坪村毗邻,辖5个村民小组160户610人,村民沿河而居,村庄地处秦岭主脊,自然生态优美,山地景色独特,是都市人休闲度假、避暑观光的理想所在,西安每年都有大量游人涌入,接待能力每天达到500人次。

    政府:积极引导

    在蒿沟村新农村建设办公室的墙上,笔者看到了一幅新农村建设规划图,村道水泥路、居住区、畜牧养殖区、旅游风景区等规划一目了然。随手翻开该村的《发展规划书》,产业发展、基础设施、村组布局、人居环境、社会事业等规划具体可行。“这都是镇党委、政府组织专家为我们村规划的。” 蒿沟村党支部书记鱼胜梅告诉笔者。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为了让农民的钱包鼓起来,联镇包村的县委宣传部、县扶贫办、县公路段和该镇党委、政府专程从省旅游局请来设计专家,对该村的旅游、畜牧、养殖、果树等产业带的发展进行了详细规划,并把蒿沟村的发展方向定位为“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区”,通过企业运作和政府支持,用2年左右的时间把蒿沟打造成西安主流人群的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的知名区域。重点建设好蒿沟口水上漂流项目、黄草坪玫瑰产业园开发项目和生态旅游开发项目,设计建成一批造型美观,格调鲜明,具有陕南民俗风格,反映秦岭南麓文化底蕴的农家宾馆、农家客舍和农家乐。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该村多方争取项目,今年重点实施了210国道和西汉高速公路的铁桥口至八里坪24公里的旅游公路,三座跨河石拱桥和全村的农网改造以及人畜饮水工程。逐步改善群众行路难,为全村新农村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改、四通、三化”是该镇在蒿沟村实施的人居环境改造试点工程,其主要内容是:改房、改厨、改厕、改圈,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房前屋后硬化、绿化、美化。建成后,将为全镇的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目前该村共硬化院场、联户道路1000余平方米,院场绿化近3000平方米,建简易垃圾点3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安装“村村通”电视信号接收系统24套,配接收机100台,建沼气18口。

    “群众思想通才能主动投入到建设中来,否则新农村建设就是一句空话。”镇党委书记罗毅然在全镇新农村建设动员大会上如是说。为了调动群众积极性,该镇专门成立了蒿沟村新农村建设工作队,制定了科学详实的蒿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和《实施纲要》。

    干部:全力助推

    “我们做干部的就要带头干,群众才有积极性,新农村工作才能做的更好!”该镇民政干部李运高在和笔者谈话时说道。随后,带领我们观看了他自己投资30余万元的农家宾馆,据他自己介绍,建成后将有18间标准间,集停车、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是全县农家宾馆最大的一家。

    正是有了像李运高这样的干部,为广大群众树立了标榜,促进了该村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发展农家乐38家,进一步提高了接待旅客的能力和水平。

    为了加快生态旅游招商项目建设,该村引进的西安双龙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蒿沟口漂流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即将进入水上漂流试营业程序。据当地老百姓介绍,在“五·一”期间,来蒿沟旅游的人成群结队,每天都有上百辆漂亮的小车开进蒿沟。西安东邦公司投资2000万元的玫瑰产业园建设项目已完成建设方案,预计6月中旬即可进入建设程序。西安融鑫集团一期投资4500万元的秦岭山地风景开发项目规划已完成,目前正在进行项目评审。

    特色产业建设取得突破性发展。该村在抓好板栗丰产园科学管理的基础上,引进优质核桃和樱桃苗木45000株,规划了1000亩良种核桃园将于秋季栽植;在珍稀食用菌发展上,以张富东为大户带动下的白灵菇、杏苞菇等珍稀食用菌预计全年生产完成20万袋,可实现销售收入100万元;在养殖业方面,引导冷水养殖场扩大养殖水面100余平方米,预计今年虹鳟鱼和金鳟鱼养殖达到20万尾,可实现销售收入800万元。

    在蒿沟村黄草坪,笔者见到了满头大汗的镇长乔德,他正在一新建的养殖场内解决具体问题,他要求技术人员三天内务必解决好养殖户的相关问题,让养殖户尽快把猪养起来,早一天见到效益。

    群众:争先建设

    在该村涂玉宝的院子里,一大群人正忙着搅拌混凝土硬化院坝,铁锹、锄头的碰撞与欢乐的说笑,汇合成美妙的劳动乐曲。40多岁的涂玉宝告诉笔者:“我是5月初回来的,就是听说我们村正在搞新农村建设,特地从外面赶回来的。现在政策这么好,自己建房子、搞美化,政府还给补贴,有这样的好事怎么能不积极呢?”一句话说得大伙哈哈大笑。

    在蒿沟村投资240万元16公里的铁文公路建设工地上采访时,笔者见到了一个身材瘦小的妇女,她正挥着铁锤砸碎石,随行的村党支部书记介绍说:“这人叫叶金芳,是村里有名的养殖大户,这次修路,她是全村行动最积极的一个人。”“世世代代都走泥巴路的历史也要改一下了嘛,现在,政策这样好,修路还有奖励,我们也节约一些,把路修好,子孙后代就幸福了。”从叶金芳朴实的话语中,笔者感受到了山区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信心和决心,看到了新农村试点工程带来的新变化。

    蒿沟村新貌

    环境优美的农家乐

    年产值800万元的冷水鱼养殖场

    西安双龙公司投资1500万元的蒿沟口漂流项目一期工程已经竣工

    畜牧养殖拉动经济快速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