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康旅游
- 主题教育
- query
- 生态
- 圆满
- 宁陕
宁陕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高度重视农业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大力实施“科技兴农”的战略,以抓好动植物良种引进和先进适用技术示范推广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增强农技推广体系活力,加强农民科技培训,全面提升农业整体素质,有效地促进了农村主导产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进程。
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发展主导产业。该县把农业技术推广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主导产业结合起来,以科技为依托,大力推广应用农业适用技术,优化了农作物品种及其布局,提高了效益。目前,粮食生产方面,引进推广玉米良种10个组合、24300公斤,良种水稻5个组、11250公斤,推广地膜玉米1.2万亩,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90%以上;同时,推广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和田间管理、病虫害科学防治等技术,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粮食总产量达到2.2吨。林业生产方面,实施了板栗园综合科管技术,全年完成板栗园综合科管12.5万亩,病虫害防治11万亩,扩盘清园11.6万亩,施肥10万亩,整形修剪完成11.2万亩,板栗产量质量大幅度提升;引进了良种核桃,在江口镇建立了万亩核桃园;龙王大力发展蚕桑养殖,新建桑园、对旧桑园进行改良;一些乡镇还引进了冬枣、樱桃、黑李等优良水果,建立了示范园。蔬菜生产方面,结合市场需求,引进了适销品种,大力推广无公害蔬菜综合栽培技术,累计播种1.86万亩,总产量达到1.98万吨,取得了明显效益。食用菌生产方面,在稳定袋料香菇的基础上,加大了珍稀食用菌的技术引进、试验和示范工作,发展白灵菇10万袋、杏鲍菇7万袋,姬菇4万袋,试验示范了玉皇蘑、鸡腿菇、黄丝菌等品种,推广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双孢菇53.5亩,食用菌产业结构初步得到调整,全年产值达3000万元。药材生产方面,大力推广猪苓半野生栽培技术和天麻有性繁殖技术,掀起了药材种植的热潮,天麻、猪苓累计地存达到75万窝,全县涌现出了一大批药材种植示范区、专业村和大户。畜牧生产方面,加大了品种改良力度,鸡大力推广铁脚麻和本地土鸡、羊发展陕南白山羊、猪引进大约克、长白、杜洛克等品种,全年共引进良种猪1400头,建立24个良种繁育点,生猪人工配种站3个,配种850头,提高了良种覆盖率;同时,积极推广正大生猪饲养模式、山羊舍饲技术和林下养鸡技术,实行适度规模养殖,全县发展畜牧专业村28个,养殖大户185户,饲养量较上年都有大幅度增长,畜牧业总产值达到4210万元。为了改善农村能源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实施了沼气工程项目,推广沼气综合利用技术,实现了清洁循环生产,目前已累计完成320余口,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生态效益。
加强农民教育培训,进一步夯实“科技兴农”基础。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是农业科技推广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实施科技兴农战略的基础条件。县科技、林业、农业等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目前共培训126场次,培训人员27400人次,印发技术资料32100份。其中,科技部门举办了以猪苓栽培和珍稀食用菌栽培为主培训20场次,培训1.2万人次,编印发放《猪苓栽培技术》、《党参栽培技术》、《中药材种植小常识》、《珍稀菌高产栽培技术》等资料8000余份;林业部门举办了板栗、核桃、蚕桑等嫁接技术培训班26场次,培训林农6500人,印发《板栗丰产栽培与储藏》等适用技术资料16000份;农业部门举办了养殖、种植等各类实用技术培训80场次,培训人员8900人,发放各类技术资料8100余份。通过不同形式和不同层次的适用技术培训,全县80%的农户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实现了乡镇有技术队伍、村有技术骨干、户有明白人的目标。同时,深入了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科技下乡活动,科技人员直接送科技到田头地间,帮助农民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普遍受到广大农村群众的欢迎。
努力搞好10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去年,县委、县政府确立了板栗丰产园管理、双孢菇、无公害蔬菜、生猪养殖、袋料黑木耳等10大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开展了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工作。各相关乡镇和部门高度重视,完善了管理办法,加强了技术指导,严格督促检查,使示范基地集农作物试验、示范、生产和实用技术培训于一体,通过做给农民看,引导农民干,真正把示范基地办成了技术推广服务和应用技术的“田间学校”,较好地发挥了示范基地的“窗口”展示和辐射作用,为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和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成为农民创收增效的样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