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移民搬迁工作电视电话会后,我市迅速行动,采取过硬措施,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确立一个思路。今年是实施避灾扶贫搬迁工作的第五年,随着搬迁工作的深入推进,搬迁的避灾、扶贫、生态等综合功能日益显现,中省更加重视、社会更加关注、群众更加期盼,避灾扶贫搬迁面临新的机遇、工作进入新的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新的工作要求,我市确立了“提速度、上水平”工作思路,动员全市上下再聚力、再加速、再攻坚、再提升。同时提出了“精准搬迁、精细管理、精确施策”的“三精”工作标准,进一步规范和提升我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水平,使工作真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召开两个会议。一是市政府召开避灾扶贫搬迁专项办公会。3月2日上午,市政府副市长邹顺生主持组织召开移民搬迁专项办公会,研究涉及发改、财政、住建、规划、教育、民政、扶贫、搬迁等部门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今后一个时期全市避灾扶贫搬迁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夯实了工作责任。二是组织召开移民搬迁专题培训会,市委组织部、市扶贫局定于3月4日召开由各县区分管县区长、镇办党委书记,县区发改、财政、规划(住建)、国土、扶贫(搬迁办)、民政部门及市搬迁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共500余人参加的避灾扶贫搬迁政策培训会。进一步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春节视察陕西时的重要讲话和省政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分析搬迁工作面临的新机遇、新形势,推动各级干部坚定不移的推进移民搬迁工作。
出台三个办法。我市围绕省委、省政府移民搬迁工作新的要求,不断探索完善搬迁政策体系。一是制定移民搬迁安置社区管理办法。通过出台移民安置社区管理办法,合理确定社区规模,建立健全管理机构,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二是制定移民搬迁就业创业兴业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结合省上出台的就业创业兴业扶持政策,制定符合我市实际的管理办法,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创业兴业。三是制定避灾扶贫搬迁对象分户管理办法。严格分户管理,坚决杜绝套取国家补助政策的恶意分户行为。
完善四套方案。一是进一步完善“一区一策、一户一法”试点工作方案,通过创立基金促就业、组建合作组织鼓励发展产业等方式,用活用好省专项试点资金。二是进一步做好示范县试点示范方案。做好白河、紫阳、平利、汉阴四个省级示范县试点示范方案编制工作,结合自身工作实际,突出工作特色,开创工作亮点。三是制定土地综合利用改革方案。要按照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支持陕西省陕南地区生态扶贫避灾移民搬迁有关政策措施》(国土资函〔2013〕837号)和省国土资源厅制定的“一办法四细则”有关要求,出台我市土地综合利用改革及相关方案。四是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做好全市移民搬迁信息系统建设方案编制工作,与精准扶贫相衔接,建设市、县(区)、镇、社区(500 户以上)四级搬迁电子信息系统,共享一个信息平台。
抓好五项重点。一是做好试点示范工作。进一步做好“一区一策、一户一法”增收致富、教育培训、环境治理等试点示范工作,抓住机遇,积极探索,创新思路,按照“抓点、带线、促面”的原则做好试点创建。二是做好“十三五”搬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指导下编制“十三五”避灾扶贫搬迁专项规划,主动与各专项规划相衔接,确保“十三五”避灾扶贫搬迁专项规划科学适用。三是做好土地综合利用试点工作。以“旧宅腾退”为重点,落实“一户一宅、办新腾旧”制度,积极开展“两证”办理,做好用地保障,规范用地行为,实现保障移民与保护耕地的双赢。四是做好调查摸底收尾工作。按照“三年对象一次确定、分年轮候安置”的工作要求,及时对调查摸底情况进行汇总分析,精准确定搬迁安置对象。五是切实加快建设进度。在全面抓好2014年度搬迁建设任务的同时,按照年初抓开工,年底主体竣工的总体要求,切实加快工作进度,力争2015年度规划建设搬迁安置小区一季度全面开工建设,确保按时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