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六项措施强力推进新农村建设

    作者:周锐 时间:2006-06-28 09:13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石泉县着力解决“三农”问题,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强力推进新农村示范村建设。
    一、完善领导协调机制,强化工作合力。一是健全组织机构。实行县级领导挂联村制度,协调解决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问题;抽调5名年轻干部充实到县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并落实办公经费和工作场所;县级部门将新农村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乡镇明确1—2名分管领导专职抓好新农村工作。二是建立和完善协调机制。定期不定期召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和部门联席会议,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调,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二、进一步整合资源,加大资金投入。在认真落实上级惠农政策、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项目的同时,抓好奖补政策的落实和兑现,进一步完善全县新农村建设捆绑项目、整合涉农资金的政策措施,加大部门的资金捆绑力度。要求各涉及捆绑项目的部门要加大力度落实项目资金的到位,争取项目早日实施,没有承担项目捆绑的部门,也要为包扶村筹集解决不少于3--5万元的资金,用于包扶村项目建设。
    三、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广泛利用各种媒介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帮助农民了解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意义和有关政策,开辟专题专栏,及时报道各乡镇各部门新农村建设的好思路、好经验、好典型。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教育群众,在全县上下形成人人关心新农村建设,广大农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社会各方支持和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浓厚氛围。明晰农民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农民建设新农村的欲望。
    四、完善基础设施,建好农民新居。一是搞好规划设计。对村落布局、农房与基础设施进行规划;将养殖圈舍、杂物储藏室等纳入农房统一设计,做到人畜分离,并提供4种户型设计方案供农户选择。二是狠抓规划项目的实施,按照年度任务和签订的责任书加快“五通”(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和“三改一建”(改圈、改厕、改灶、建沼气)的建设进度,使广大农村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截至日前,已完成道路硬化1.75km,新修或拓宽改造道路44.3km,并大部分已完成路基沙石铺垫;新建沼气池125口,便民桥2座,人饮工程2处;民居新建启动74户,民居改造启动13户;新建蔬菜瓜果大棚83亩,发展畜牧大户6户;建五保户安置点1处,文化卫生活动室1处,共计完成投资360余万元。以基础设施和民居改建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已在石泉县掀起建设高潮。
    五、加强农民素质培训,培育新农民。一是加强农民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培养技能型农民;二是培植壮大特色支柱产业。每个示范村培育1—2个支柱产业,重点搞好蚕桑、畜牧产业和高效设施农业。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充分发挥依托主导产业建立的无公害蔬菜协会、草莓协会等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培育农民市场主体意识,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造就一代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农民。
    六、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考核。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建设督查档案,造册跟踪,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对各村的建设进展情况进行全程跟踪督查,坚持每月检查通报一次情况,县政府将按照新农村建设考核验收办法,定期组织检查评比,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责任制,实行奖惩兑现。对工作任务完成好的进行通报奖励,对建设进度慢或工作不力或在工作中推诿扯皮、弄虚作假、劳民伤财、截留挪用资金等行为,坚决从严从重查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