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瓦白墙华盖房,平利农家新模样;和谐新村何处有,巴山深处画中藏。”这是副省长张伟今年初视察平利县新农村建设时的即兴赋诗。
自安康沿308省道驱车南下进入平利境内,从狗脊关至湖北边界关垭子,百里浅山川道镶嵌着一个又一个徽派特色民居新村。
走进城关镇龙头村,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徽派民居,一道道清澈见底的引水渠,一块块整齐划一的绞股蓝产业园,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好一派美丽的新农村景象。来到村支书贺相林的农家小院,一幢两层徽派民居独居特色,青瓦白壁马头墙,古香古色格子窗,厨厕圈沼相配套,庭院鸟语花香,绿树成荫,盆景清新别致,月季独自开放。热情好客的女主人,用山泉水沏来香气四溢的“女娲银峰”茶。贺支书滔滔不绝地介绍,龙头村自2003年开始,按照“捆绑资金,整体推进,休闲旅游,和谐新村”的建设思路,实施“基础设施、主导产业、生态环境、民居改造、精神文明、基层党建”六大工程,全村改造旧房54户,建成徽派庄院大户22户,硬化入户路面3218米、退耕还林栽杉17.5万株,栽河边柳6公里,栽路边樟3公里,引资建成古仙湖渡假山庄,观赏亭2座。
徽派特色民居不仅让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更是农民发家致富的生产资料。龙头村2组村民雷方海曾在城里开饭馆,2004年3月他在本村第一个实施了徽派民居改造,当年8月7日,“桃花山庄”农家乐开张,此后人流不断,尤其是今年更是天天爆满,就连重庆、湖北等地的游客也慕名而来。今年5月县上举办“茶之旅”文化节期间每天接待游客都在百人左右,最多的一天,开了14席,还退了7席。老雷2005年的农家乐收入5万多元,今年更加看好,上半年收入已与去年基本持平。对比之下,他说开农家乐比在城里开饭馆赚钱多。现在,他家5个人一人一部手机,电脑用手机上网,空调也装了4个。过去出门一脚泥,一看就知道是农村人,现在水泥路通到门口,出门进城皮鞋还是锃亮的。过去龙头村穷,娃娃外出不说村名,现在问孩子“哪个地方的”?他们会骄傲地说“龙头村的”!现在不少盖了徽派民居的村民打算向雷方海一样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已成为龙头村又一充满生机的新兴产业。
近年来,平利县依托良好的资源优势,确立了“生态立县”发展战略,全力打造“陕西最美丽的乡村”,构建绿色农业、环保工业、生态旅游三大经济体系,建设陕西生态经济强县。止目前,全县已完成320户徽派民居改造工程,并新启动了500户新建和改造工程。通过生态环境和特色民居建设,形成了“一山两线”旅游格局,生态休闲游成为该县新的经济增长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