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泉县各级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精神,加强和改进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通过实施八大工程,积极、稳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1、阵地工程。大力推进青少年活动场所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建设,努力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良好的阵地。投资200余万元,新建了县体育场、青少年活动中心等60余个体育活动场地,购置各类体育器材8200余件(套);根据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新形势、新特点广泛开展一系列寓教于乐、丰富多彩的科技、艺术、文化、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千里精神文明长廊”建设活动,以学校、单位、行政村为基础,千方百计加大宣传文化设施建设。
2、净化工程。加强对社会文化场所的管理整治,强化监督检查,规范文化娱乐经营业主经营行为,在全县集中开展了中小学校及周边地区环境专项整治工作,对校园周边营业性歌舞场所、卡拉OK厅等文化市场进行了专项检查、清理,依法取缔了11家非法经营户,共收缴销毁非法出版光碟2000多张,盗版书刊1000多册,有效地净化了未成年人成长的社会文化环境。
3、绿网工程。文化、公安、工商、电信等部门坚持每月召开一次网吧管理联席会议,互通信息,及时研究问题;各相关部门联合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每月至少组织一次以上的联合巡查;公布监督举报电话,形成群防群治的社会监督协管机制;实行违规处罚公示制度,让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曝光到最基层。同时,积极开展“让家长放心、社会放心网吧”活动,大力实施绿网工程,净化网络环境,努力营造了健康上网、文明上网良好氛围。
4、精品工程。在全县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讲述革命老区事迹,用优秀文化占领青少年思想阵地。致力创作具有时代特色、以教育引导未成年人为主的精品力作,满足了广大未成年人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要。
5、帮护工程。各部门各司其职,加大对未成年人的帮护,确保了未成年人健康快乐成长。合理调整学校布局,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提高办学效益,努力提高未成年人受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全县小学入学率99.8%、初中入学率98.6%、学前一年教育率100%。积极争取外援项目,广泛开展儿童救助工作。加强创建“五好家庭”活动,积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同时,把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作为重中之重,在村委会、街道居委会成立安置帮教工作小组,建立健全安置帮教对象档案,从源头上防止帮教对象的失控,有效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重新违法犯罪。
6、“新三好”工程。在全县中小学广泛开展“在家做个好孩子,在校做个好学生,在社会做个好公民”的主题教育活动:一唱,唱好公民道德之歌,把《基本道德之歌》、《公民道德之歌》、《职业道德之歌》、“八荣八耻”等歌曲搜集编印成册并发至各中小学供师生教唱学唱,举办“公民道德歌”和“八荣八耻”歌咏比赛。二讲,即利用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演讲会等形式,讲身边人、叙身边事、评身边理,通过讨论、演讲、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在思考、体验与感悟中升华认识和行动。三实践,广泛开展切合中小学生认知实际的实践道德细节活动,即“四个一”活动,即为父母、长辈做一件实事;学习一项生活技能或自理自护知识;参观一次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场所;参加一次社区(村组)的志愿服务活动。
7、校园文化建设工程。高度重视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加强德育工作的指导和督查;积极改进中小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模式;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注重环境育人、文化育人。
8、法制教育工程。切实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坚持以学校为阵地,以法律工作者为依托,积极举办全县中小学校校长法制培训座谈会,加强教师队伍的法律知识培训,提高全县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的法律素质,同时在全县政法机关聘请70余名干警任中小学法制副校长,定期到各中小学进行法制讲课、举办法制报告会,对青少年进行法制宣传教育。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