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通过强硬的政策驱动,有力的资金保障,完善的管理措施,狠抓村级党组织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和拓展村级活动室的服务功能,从而增强支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提升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有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一票否决:让村级阵地建设成为硬指标
村级组织无公房,党员活动无阵地,一直是农村基层组织工作的困惑。汉阴县紧紧抓住国家专项资金向西部地区倾斜,向村级阵地建设行动快、力度大的地区倾斜的政策机遇,县委制定了《村级组织阵地建设工作规划》,提出“一票否决”制度,确立“三年消灭‘无公房’、五年实现规范化”的目标。落实各乡镇党委书记“第一责任”、副书记“直接责任”、村党组织书记“具体责任”、联村部门领导“帮建责任”。明确村级阵地建设与经济发展一样,是硬指标,严格实行“一票否决”:在规定时间内未完成建设和帮建任务的镇村和部门,当年组织工作考核不能评优,相关责任人不评奖、不提拔。
涧池镇紫云村新班子上任后多方筹集资金建起500多平方的活动室,通过“支部+协会”的有力带动,凭借村支部开通的互联网,家家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去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2400元,成了远近闻名的“蔬菜大村”。村支书白方平介绍说:“村上有了活动室,干部脸上有光,群众也有了向心力”。
多元筹资:建立村级阵地经费保障机制
多元化筹集资金,以奖代补,加大投入,解决村级阵地建设资金难题。汉阴县出台《村级阵地建设工程专项奖金管理办法》,通过依托项目建、盘活资源建、市场开发建、部门帮助建、村校联合建、能人捐资建,采取向上争取一点、县管党费补一点、乡镇财政挤一点、村上筹一点、部门帮一点、社会捐一点的办法拓宽筹资渠道,县、乡把村级阵地建设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建立村级阵地经费保障机制。结合“双五好”党建综合示范村的创建,县财政每年拿出10万元,作为村级阵地建设奖补专项资金,对新建活动室达到验收要求的,给予奖补3000至5000元,县委组织部用党费,给命名的“党建综合示范村”配发电视机、VCD、档案柜等。
酒店镇新四村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发动党员干部挖基础、运石方,节约建设资金1.2万余元;县教体局、供销联社等单位为了完成帮建任务,采取压缩办公经费的办法,分别为公星村和界牌村落实了8000和1万元的帮建资金,促使两个村在规定时间内建起了活动室。据统计,两年来全县财政累计投入资金800余万元,拉动乡村筹资近1100余万元。目前,全县共建设村级办公楼107座,96%的村实现了活动阵地规范化和电教化目标。
建管并重:村级活动室发挥多种功能
坚持对村级阵地的建设与管理并重,硬软件兼顾,充分发挥党员活动室的多种服务功能。汉阴县按照“规范、节约、实用”原则,在村级室阵地建设上,分为3类进行:经济强村树立“精品”意识,把党员活动室建成一流阵地;经济条件一般的村树立“规范”意识,适当改建或新建活动阵地;经济相对困难的村树立“公房”意识,对旧活动室进行改造。近两年先后在城关镇中坝、涧池镇栋梁、观音河乡观音河、龙垭镇石家沟等不同经济条件的村,新建成不同规模、风格各异、有典型示范作用的活动室53个。
在村级室阵地管理上,按照“三册四簿五有”的标准,有效落实党内生活会、“三会一课”、党员集中学习议事和村部管理等制度。新建了党员活动阵地的村,干部普遍实行“坐班”制为群众服务,利用电教、图书室、文化室等设备,开展科技培训和文化娱乐活动。村级活动室真正成为群众的“议事堂”、学习的“培训处”、文化生活的“大舞台”。群众普遍反映说:“以前开个证明,找村干部要跑无数趟,自从有了活动室,大事、小事只要到村部就能办好。”
汉阴县从狠抓村级阵地建设与管理入手,使村级党组织强基固本,有力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去年全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8亿元,实现生产总值9.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04%和10. 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839元,净增171元;今年全县10个新农村示范村建设、10个重点工程等进展迅速,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2.4亿,同比增长9.9%,创下近5年来同期最高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