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我市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和形成

    作者:张立君 时间:2006-08-04 08:05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近年来,安康市科技主管部门不断强化科技管理,创新管理方法,创造良好环境,引导和支持企业投入到科技创新活动中,增强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批自主创新成果,提升了科技对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合理配置科技资源,提高对科技三项费的使用效能。充分利用政府科技三项经费的支持引导作用,鼓励社会各类资金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促进企业加大科研开发投入,加快新产品研发,使企业成为研究开发投入的主体,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真正成为科技创新的主体。同时发挥科技奖励的导向性,把激励和引导自主创新放在科技奖励工作的重要位置。在科技奖励评审中,通过政策引导、评价指标体系和奖励指标倾斜,把奖励原始性创新、引进消化二次创新和系统集成创新作为奖励重点,使一些自主创新能力较强的企业得到扶持,逐步增强了安康市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全市先后有10多个企业在获得中省市项目资金支持后,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取得科技成果20多项,研制新产品 100多个 ,获得国家专利 30多件,连续空缺几年的市科技进步特等奖2005年度被北大安康药物有限公司获得。
    搭建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为科技创新提供服务基础。积极发展生产力促进中心等创新服务组织。全市各县区相继成立了以提供创新技术培训、项目包装、项目推介、技术咨询为主要服务内容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培训基地,举办各类业务培训500余次、包装项目100余项,招商推介项目500余项。2005年市生产力促进中心积极组织、多方协调成立科技金融促进会,搭建银企结合桥梁,增加科技投入新渠道,争取对民营科技企业创新创业的贷款支持,促使金融单位与安康正大制药有限公司、汉滨区垃圾处理厂等5家民营科技企业签订了投资项目5个,争取信贷扶持资金1.07亿元。积极培育新项目,先后帮助企业包装申报新项目10余项,获资金支持500多万元,有效地促进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新发展。市生产力促进中心被国家科技部确定为国家级示范生产力促进中心。设立西安文盛专利代理中心安康工作站,先后为安康市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等40多家单位提供专利检索、专利知识咨询、专利代理等服务,帮助企业申请专利50余件,有效地保护了自主知识产权,推进了企业自主创新。
    建立健全“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安康服务站”等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在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建立陕西中药现代化信息网安康分站和科技兴贸陕西站安康信息采集点,提供信息1000多条。充实市科技情报研究所的科技信息服务能力建设,建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和省科技图书文献资源共享服务系统安康服务站”、陕西省科技信息研究所查新中心安康服务站,先后为正大制药厂、市铁合金厂等50多个单位和个人提供文献检索服务400余人次,提供科技文献原文300余篇,检索二次文献2000余条,科技查新20余项,为推进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了有力的基础性支撑和保障条件。
    搭建科技交流合作平台,为企业技术创新引进技术和人才。市科技局充分发挥优势互补,分别与杨凌示范区、西安市科技局、西安市高新区、省教育厅建立科技合作关系,为企业牵线搭桥引进创新技术和人才。先后组织编制了120余个科技产业合作项目为企业寻求合作伙伴,已开展合作项目20余项。
    安康市科技人员积极投入科技创新活动,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逐步建立和形成。北大安康药物有限公司立足原始创新,历经20多年先后开展了绞股蓝总甙系列药品的研制、绞股蓝原料药规范化种植、人工栽培技术研究及GAP基地建设,有8项技术获得国家专利,GAP基地通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绞股蓝总甙胶囊被列为国家中药保护品种。选育绞股蓝优良品种10个,有效成分比一般品种提高6个百分点左右,保证了绞股蓝原料药的质量稳定性。目前,从绞股蓝植物中分离的有效成分绞股蓝总甙已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品、化妆品、安全低毒卷烟等四大类近80个品种,投入国内30余家企业生产,年创工业产值近10亿元,已成为安康市中药产业的骨干产业之一。
    安康市蚕茧干燥设备研究所谢一中自主研制的“热风循环式蚕茧干燥设备”,先后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并获得省市科技进步奖。该产品采用地坑火墙回转式烟火道构筑设计,将过去的木材燃料改为石炭或煤炭燃料,节能降耗,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除主要用于蚕茧干燥,还广泛用于香菇、魔芋、中药材和其他农副产品的干燥加工,是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烘茧灶。在安康市推广以来,已占全市供销系统茧灶的65%,在旬阳和白河两县应用超过了90%,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有力地推动了蚕桑产业的发展。目前这种高效节能灶已在安康、汉中两地广泛应用,并在四川、重庆、山东、江西、江苏等茧区推广应用。
    平利县良种茶叶研究所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走以企业为主体,科技与企业相结合的研究开发道路,研制开发了“女娲银峰”名茶产品并初步形成产业化,成为平利县茶饮产业率先发展的龙头企业之一。“女娲银峰”2002年参加西部名茶评比获得金奖,2003年参加中国茶叶学会组织的全国名茶评比获得一等奖,填补了安康市名茶全国奖的空白。
    安康市汉江环保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消化吸收再创新,研制开发的HJ系列大布袋除尘器,已申请国家专利,解决了立窑水泥企业烟尘污染问题,使水泥企业达到无烟无尘清洁生产,每年可为企业节能降耗70万元左右,在陕西、湖南、四川等十几家水泥企业推广应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