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全市农业工作按照“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的总体要求,坚持“实干兴农”,以农民增收为主线,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为抓手,以培育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循环农业和山林经济为重点,走生态富硒农业发展之路。各项目标任务实现“双过半”,农业工作亮点纷呈。
夏季粮油喜获丰收。全市按照“稳面积、攻单产、优结构、促丰收”的思路,以高产创建为载体,强化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转变粮油生产方式,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预计全市夏季粮食收获面积175.5万亩、总产31.5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0.2%和5%;预计油菜籽收获面积89.5万亩、总产11.8万吨,较上年分别增长2.8%和3.5%,实现夏季粮油连丰。
畜牧产业稳定发展。全市按照“巩固、提高、安全、增效”的发展思路,以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为重点,加大生猪产业联盟、良种繁育等重点项目建设力度,以生猪为主的现代畜牧产业稳定发展。全市新(扩)建千头猪场13个,累计发展千头猪场621个,万头猪场68个。预计上半年全市生猪、牛、羊、家禽出栏量分别达到159.2万头、4.09万头、51.6万只和614.8万只,完成全年任务的50.54%、50.62%、51.57%和51.23%;肉类总产14.2万吨,完成任务的50.35%。
特色产业突破发展。狠抓魔芋、茶叶、猕猴桃等特色产业的基地建设、龙头企业培育和市场开拓,实现了特色产业突破发展。落实魔芋种植面积26.43万亩,建设19个市级魔芋示范园区和36个县级魔芋示范园区,园区规范化种植面积达3.6万亩,并在西安成功举办安康生态富硒魔芋推介会;全省茶产业工作会议在安康成功召开,组织多家茶企先后参加北京、西安茶博会及中国普洱茶节,全市茶园面积已达65.8万亩,春季干毛茶总产达1.23万吨。猕猴桃1000亩规范化连片种植基地在汉滨区恒口镇建成,宁陕秦岭长春酒厂生产的野生猕猴桃酒备受市场青睐。
园区建设有力提升。强力实施现代农业园区“五个一”提升工程,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园区扩规模、提质量、强产业、延链条、创品牌、增效益,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有力提升。上半年全市新发展各级各类园区31个,园区总数达342个。完成投资14.5亿元、实现产值30亿元,园区辐射带动农业人口60余万人,安置农民就业4.3万人。
硒博会成功举办。首届安康生态富硒产品(富硒茶)博览交易会在西北国际天贸城成功举办。期间品牌农业大讲堂、生态富硒产品招商签约、一村一品推介等系列活动精彩呈现。吸引全国各地参展企业近300家,现场交易额达337.9万元,现场签约项目22个,签约金额达29.26亿元。
美丽乡村扎实推进。制定下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镇村创建标准》,全市启动227个建设项目,累计投资达3.82亿元。同时,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一县十镇百园”示范工程,结合春耕生产开展配方施肥、绿色防控试点示范,建设示范点10个,示范面积1.2万亩。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有效。全市按照“搭建一个平台、堵住两个源头、实施三大检测、建立四大制度、开展五项活动”的思路,加大农业投入品监管和农产品质量检验监测,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上半年全市共速测蔬菜、水果、茶叶样品11458个,组织出动监管执法人员1030人次,检查经营门店2438家,印发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宣传资料4.35万份,发放磁带光盘525张(盒),接待群众咨询9280人次,上半年全市未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农业经营主体活力迸发。围绕重点产业加快龙头企业培育,市政府确定的23个重点龙头企业上半年实现销售总收入14.8亿元,带动产业基地建设39.1万亩,带动农户14.5万户,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180元。全市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总数达122家,累计培育家庭农场223个。预计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0元,同比增长12.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