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书记郭青指出,“项目是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加速器”,“要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
市长徐启方也在今年全市扩投资、稳增长会议上强调,“没有项目就没有发展、没有效益、没有后劲;没有项目,增长快不了、结构优不了、生态好不了、民生也保不了。”
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稳中有升,完成296.07亿元,增长22.3%,高于全省16.3个百分点,位居全省第一位。
投资,为全市11.3%的经济增速起到“定海神针”作用。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
带来投资的首先是重点项目。“抓投资的重心在于抓项目,今年安排了200个市级重点项目,是去年的整整两倍。”市发改委副主任邓军介绍。上半年我市着力抓开工、抓进度、抓谋划、抓招商、抓环境。一批重大项目取得新进展,安康富强机场相关手续陆续获批,纳入国家PPP项目示范库。安康火电厂转省内自用建设可研通过评审,国家能源局已批复路条变更手续。白河水电站已获得陕鄂两省核准。旬阳水电站25个审核文件已批复24个。汉江综合整治工程新修堤防和护岸20公里。洞河水库已按计划开工。天贸物流城、金属镍循环产业园、旬阳烟厂技改3个省考项目完成投资4.14亿元,占年计划的48.1%。
各类园区在吸引投资上的魅力进一步彰显。高新区、恒口示范区、瀛湖生态旅游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现代农业园区“三区两园”和“飞地经济园区”吸引投资的能力增强,依托园区走出去加大招商力度,与北京汉能、上海杏王生物、中科建设、香港逸飞等企业对接,已签订151个招商项目,总投资510亿元、到位162亿元。
而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间资本在全市投资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上半年总体看,民间资本依然占据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半壁江山”。上半年全市固定资产总投资296.07亿元,而民间投资就完成146.57亿元,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49.5%。具体到第一产业,民间投资完成24.97亿元,占75.8%;第二产业完成47.13亿元,占92.6%。民间投资在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高占比,说明在新的以生态经济循环发展为走向的经济结构下,安康经济战略获得民间资本的认同,安康经济自身也已经形成日益活跃的内生动力,安康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在不断增强。
同样说明的是安康在利用和激发民间资本方面的努力。我市今年抛出社会项目清单,吸引民间资金进入,以拉动经济增长。积极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建立全市PPP项目库,其中7个项目纳入省级PPP示范项目库,富强机场、平镇高速2个项目纳入国家PPP示范项目库。我市首批向社会公布43个PPP项目,总投资115.3亿元。
此外,向好的还有安康产业结构的实体化步伐。在今年100个重点前期、200个重点项目中,我市安排新型材料、富硒食品、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项目54个、113个,分别占比54%、56.5%。
项目推进要勇担当
当前,项目建设普遍面临要素趋紧、制约增多、征地拆迁难等共性问题,特别在安康这样的经济欠发达地区,自身财力有限、前期投入不足、引导和配套资金乏力的情况下,推进项目的难度更大,如果缺乏敢于担当的勇气、一抓到底的韧劲和改革创新的举措,项目建设要顺利推进是不可能的。
抓项目,新常态下更需要担当,更需要激情。市发改委建议记者多看看高新区。他们认为,在市委、市政府作出以“飞地经济”应对发展新形势、新常态、新要求的重大战略决策后,围绕如何积极推进想尽了办法,也取得了极其明显的成效。且高新飞地经济园区建设正如火如荼地加快中。
项目推进中很多矛盾和困难是绕不开、躲不掉的,怕担责任、推诿扯皮,就可能干成半拉子工程。征地拆迁是推进项目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能否顺利推进,关系到项目能否如期建成。去年年底,飞地经济园区创新路在征地拆迁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难题。但有些目标看似无法实现,换一种思维就柳暗花明。高新区飞地办工作人员牺牲周末和下班休息时间,和拆迁群众同吃住,帮他们解决问题。正所谓是,心系百姓,难题不难。
一家养殖场起初不同意拆迁,高新区统征中心工作人员不间断地到医院对生病的养殖场主进行探望,并积极协助其家人跑合作医疗报销的所有手续,通过情感的感化,最终在2015年5月达成了拆迁协议,养殖场顺利拆除。
安康众辰钟表厂项目建设中,涉及两户拆迁户一直未达成拆迁协议,高新区工作人员帮助拆迁户两个孩子联系学习焊接技术和驾驶技术,在企业里帮他们找到了工作,解决了后顾之忧,拆迁户从原来的“钉子户”转变为朋友。
敢于担当和舍得奉献的精神,加快了高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速度。今年以来,围绕主要经济指标高于全市10个以上百分点的奋斗目标,把项目建设作为扩投资稳增长的杠杆,牢牢盯着项目干,26个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全年任务的69%。上半年,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9.3%,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奋斗目标。
可说,正是诸如此类的各种努力,安康在大环境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资产投资增速放缓的不利形势下,提振精神,才最终变被动为主动,把规划的蓝图转化成一个个项目,把增长的目标落实到一个个项目,紧紧围着项目转,牢牢盯着项目干,实现项目投资拉动经济“快跑”。
当好项目“服务员”
项目开工涉及方方面面,环环相扣,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使项目“卡住”而影响到进度。保障项目早日投产见效,是与招商引资同等重要的工作。
做一个换位思考,项目业主多是企业家,他们在企业经营、管理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他们中很多人在项目的前期工作上却不一定“内行”,这时候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予帮助,不仅能感动项目业主,项目推进就会加快。
“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来。”为项目提供好的环境,不仅要栽好梧桐筑好巢,更要为“凤凰”当“服务员”,否则“凤凰”还可能另栖枝头。
服务首先是关注、是跟踪,是建立起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机制。今年以来,为加大重大项目推进力度,市委、市政府筛选了29个重大项目,逐一成立包抓专项工作组,抽调专门的领导和人员,盯人、盯事、盯项目、盯服务,一追到底,与项目业主共同解决项目推进中的难题。与此同时,建立了重点项目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通报全市重点项目建设进展情况,逐个项目分析研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抓项目下一步措施和方法。全市千名干部帮扶企业稳增长,30个市直部门包抓30户骨干企业。
服务是为企业、项目松绑。今年,市政府首批取消和下放87项行政审批事项,第二批取消和下放113项行政审批事项,现均已对外公布,接受公众监督。并把所有审批事项纳入政务服务中心,建立部门权力清单。通过建立网上审批平台,简化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期限,规范收费标准。
服务是在企业最要紧的时刻雪中送炭。面临经济下行、环境保护压力较大的问题,我市围绕服务保增长、调结构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助推金融业对实体经济、重点项目和企业发展提供强力支撑。在“大金融”格局下,我市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元至5月金融机构存贷比54%。金融仓储公司、小额贷款、担保公司、典当行发展到37家,市级财信担保能力达100亿元,为企业、项目担保融资36亿元。通过政银企对接活动促进100余户企业与金融机构现场签订了60多亿元的贷款意向,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难题。
安康踩准循环发展之路的项目投资“鼓点”,上半年“稳增长”与“调结构”正加快协调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