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崇尚英雄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支不崇尚英雄的军队是难以履行使命的军队。今天,我们守望着英雄,而英雄守望着我们这个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如果我们忘记了这一切,繁华或许就会如烟远去。
时代需要人们崇尚英雄
何谓英雄?古人云:“聪明秀出者为英,胆力过人者为雄”。黑格尔说:“一代英雄,必然是公认的那个时代目光敏锐的人。他们的业绩、他们的言论,就是那个时代的精华”。汉语词典这样注释:“不怕困难,不顾自己,为人民利益而英勇斗争,令人钦佩的人”。可见,英雄是时代的先锋、民族的精英、社会的楷模。
崇尚英雄是人类的共性。古今中外,无数英雄与伟人都是因为受到了英雄的感召,才踏上非凡之途的。比尔•盖茨一生的偶像是拿破仑,拿破仑崇拜的是被他称作“伟人、英雄和爱国者”的亚历山大大帝,亚历山大心中最向往的是希腊神话中的英雄阿喀琉斯。
1949年9月30日,毛泽东带领他的战友们,为历史为未来,立下一座人民英雄记念碑。整整65年后,首个国家“烈士纪念日”的号角又在这里响起,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首都各界代表一起,向人民英雄默哀、献花、致敬。以国之名昭示:我们永远把英雄的旗帜高高举起!英雄是点燃人们心中梦想的火种,是照亮人们走上卓越和成功之路的太阳,是呼唤人们创造宏业伟绩的号角。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改革转型期,社会生活由一元向多元发展,尤其是各种文化相互激荡,对传统价值观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对此,有人感叹歌星、大腕吃香了,英雄贬值、“掉价”了,甚至质疑黄继光的胸膛怎么可能挡住机枪的疯狂扫射?邱少云在烈火中一动不动岂不违反生理学?这些看似有根有据的言论,极易对吃着薯片、玩着“芯片”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产生不良影响。
社会变革的实践深刻昭示,价值观呈现多元化,但不等于不要高扬的时代主旋律,革命英雄主义仍然是我们应当奉行的主流价值观。国家要发展不能缺少雄风浩气、军队要打赢不能缺少铁胆侠骨。这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重要内因,也是引领社会道德风尚、践行核心价值观的迫切需求。
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英雄不容被遗忘,更不该被亵渎。时代呼唤人们崇尚英雄。
无数英雄是这样炼成的
所有伟大成功的取得、惊人奇迹的出现,其背后都必然有进步思想的引领、崇高精神的支撑。英雄虽然出现在不同时期、工作在不同岗位,发生过不同的感人故事,创造过不同的辉煌业绩,但都有着相同的思想根基和成长轨迹。
对党忠诚的坚定信念,是英雄的英雄之“魂”。他们目光如炬、伟岸如山,归根溯源是因为具要高于天的理想、坚如磐的信念。正因为他们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创新理论武装自己,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引领自己,才做到了在名缰利锁、七情六欲乃至血与火、生与死的考验面前,始终“咬定青山不放松”。英雄的实践证明,凝聚在党的旗帜下,沐浴在党的阳光里,我们就能一路凯歌、不断成长。
一心为民的炽热情怀,是英雄的力量之“源”。来自与人民、植根与人民、服务与人民,永远是人民利益的忠实捍卫者。英雄们深知这些道理,因而他们自觉践行我党我军宗旨,倾心竭力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在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受到威胁时,不惜牺牲一切。“战时忘死,平时忘我”是英雄的生动写照,“奉献者”成了英雄的代名词,这启迪我们:只有一心为民,才能实现人生最大价值;只有乐于奉献,才能达到人生至高境界。
拼搏进取的顽强意志,是英雄的建功之“梯”。“自古英雄多磨难”。英雄的成就就是艰苦奋斗结出的果实,是锐意进取所得的回报。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出一个个动人故事和惊人奇迹,是因为他们有着不怕艰难困苦、不怕流血牺牲的倔劲与拼劲,有着不断挑战自我、不断追求卓越的胆识和聪慧。不畏艰难、敢于胜利,是勇士与懦夫、杰出与平凡的分水岭,是一个人走出平庸、走向成功的助推器。做一名英雄,就必须保持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保持敢打善拼、勇往直前的战斗意志。
知荣明耻的优良品德,是英雄的进步之“本”。光荣是美德的影子,荣誉是德行的奖品。英雄的人生,是用饱蘸真善美的心灵之墨写就的人生。他们模范践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中华民族克己奉公、舍生取义、扶贫救困、克勤克俭、礼让宽容等传统因子,深深融入他们的血液,植入了他们的骨髓。吃亏者令人心动,诚实者令人信服,宽容者令人尊敬。英雄的魅力就其实质而言就是道德的魅力。
勤恳敬业的扎实作风,是英雄的成长之“基”。英雄无论走在什么岗位、担负什么任务,都是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一鞭一道痕的工作,一步一脚印的前行,从不投机取巧,从不敷衍塞责。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群众,都始终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不懈奋斗,从不盲目乐观,从不满足懈怠。这种勤恳敬业、埋头苦干的求实作风,这种不甘平庸、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正反映着当今时代所需要的创业精神和社会伦理。
军营是造就英雄的摇篮
自古军营出英雄。从古到今,讴歌军人英雄主义的诗歌不绝如缕。“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马革裹尸当自誓,峨眉伐性休重说”…在民间,赵子龙、花木兰、岳飞、杨家将等英雄更是家喻户晓。可以说,军营是造就英雄的摇篮。
当我们回望历史,剿灭日本倭寇的戚继光、收复台湾的郑成功、甲午海战中壮烈牺牲的邓世昌、为抗美援朝献出宝贵生命的黄继光和邱少云等等,他们或以冲锋陷阵、视死如归的勇敢而令人敬佩,或以不惧苦难、舍生取义的忠贞而让人崇敬,或以顽强拼搏、精忠报国的壮举而被人赞誉,或以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情怀而为人传颂。
他们之所以能创造出被世人广为赞誉的壮举,是因为心中有梦想、脚下有行动。
梦想是一种信仰,是一种灵魂,更是一种力量。一个人有梦想才有向往,有向往才有追求,有追求才有奋斗,有奋斗才有成功。
在和平时代成长起来的热血青年,每个人都有一个英雄梦。一个人以英雄为镜,才会有向往荣光、谴责羞耻的道德取向,才会有不惧艰难、顽强拼搏的战斗精神,才会有争创一流、建功立业的不懈动力。正如歌德所说:“你若失去了财产—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若失去了荣耀—你就会丢掉好多”。
生机勃勃的军营历来就是梦想蓬勃生长的摇篮和沃土,而缤纷多彩的梦想则是军中骄子的名片和灯塔,饱含着对未来无尽的畅想和无限的憧憬。每个岗位、每个战位、每个哨位都是军旅人生出彩的舞台和秀场,处处彰显成长成才梦、建功军营梦、生活幸福梦。
英雄梦的实现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以坚韧的毅力付出持久的努力。追梦,就要付诸行动、真抓实干;追梦,就要献身国防、圆梦军旅。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描绘了强军兴军的壮美图景,更为广大有志青年提供了广阔的圆梦舞台。今天,只有我们把个人的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把个人成长与实现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才能逐步走向成长成才的“星光大道”,不断谱写自己的精彩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