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市政务中心正式运行以来受理事项4万余件 按时办结率100%

    作者:向杨立婕 时间:2015-08-25 09:27 来源:市政务中心 字号: 打印

      安康市政务中心于2014年11月3日起试运行,首批入驻22个市直部门、147行政审批事项。2015年1月6日,中心正式运行,截至目前,共进驻39个部门237项审批及便民事项。截止8月24日,中心共受理业务4万余件,按时办结率100%;群众评价15891人次,满意率达到98.7%。

    集中办理,简化流程,行政审批“加速度”

      炎炎烈日,出租车司机张师傅走进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在引导员协助下,按照对应业务抽号,在18号窗口办理了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换证业务。不一会儿,又在10号窗口办理了驾照审验。“听伙计们说政务大厅能换出租车驾驶员资格证,就顺道儿过来了。刚好驾照也快到期了,就一次办了,省得再跑。”
      据悉,市政务中心对照市级部门“权力清单”,按照“凡批必进、应进全进”的要求,把市级层面的行政审批和便民事项统一纳入市政务中心集中受理。中心内设纳税、城市建设、企业、政法、民生5大办事服务区及统一收费、新闻发布、打字复印、休息等候等便民服务区。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中心目前正加紧推进房管、住房公积金业务进驻。
      “一个窗口就能办妥全部手续,我等了一个礼拜就电话通知我来领证,这样的办事效率要在以前真是不敢想。”安康市秒新科技有限公司的宋女士在市政务中心领到营业执照时感慨道,“我记得之前注册公司要跑很多地方,工商、质监、税务都要跑到,还得分别填表递资料,没有一两个月肯定办不下来。其实资料内容都差不多,早该实行这个‘三证合一’了。”
      今年初,市政务中心联合市工商局、质监局、国税局、地税局、公安局及制章企业,实行“三证一章”联合办理,6月30日,中心“三证合一”窗口发出全市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市县全面运行“三证合一”并联审批系统,此项走在了全省前列。
      除了并联审批,中心还与进驻窗口部门进行了对接沟通,市人防办、气象局压缩办结时限50%,市国土局、地税局等部门优化了办事流程,气象局等部门精简了申报材料……

    透明规范,高效快捷,便民事项“少跑路”

      家住汉滨区党校路的冯大爷一大早匆忙赶到市政务中心,急步走到14号公交卡办理窗口,迫切地说:“姑娘,我问你个事,住我周围的老汉出去坐公交车都有免费卡,我也要办一张,不知道要些啥手续?”还不到8点钟,窗口工作人员孙自艳立刻放下挎包,热心接待了他。
      “大爷,需要您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满65周岁就可以办理;十个工作日内办好,到时我们会打电话通知您来取卡。”这句话,孙自艳每天都要重复几百遍,每天上午,14号窗口和附近的休息区座椅都会围满老年人,面对这些前来办卡或取卡的老年人,孙自艳总是充满耐心。而为了尽快让老年人拿到免费乘车卡,窗口还特地更改了上班时间,提前一小时上班。
      “听娃他大伯说以前这卡是在高客站办的,我们家住果园,去高客站太远了,还好有这个政务大厅,不然我得跑多远路。”旁边一位正在排队的大妈兴奋地比划着。市公交公司于7月1日起进驻市政务中心,是中心探索“政企合作,联手打造便民服务”模式的一次有效尝试,公交窗口可受理公交IC公益卡和普通卡办理事项,该窗口平均每天发卡约210张,受理新办卡业务约50件,截至目前,共发放公交IC卡7659张,受理新办卡业务1658件。
      除了受理公交卡业务,中心还将高速ETC卡、养老保险缴费等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便民事项纳入统一受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办事。

    文明礼貌,仪容得体,群众办事“有尊严”

      “您对这次服务还满意吗?有什么好的意见或者建议?”市政务中心工作人员余婷拿着红色文件夹,开始了群众满意度现场调查。
      “满意满意,办得还挺快,现在一点儿意见都没有。这要是搁在原先啊,那肯定没有十天半个月办不下来,跑几趟就别提了,还得看人脸色,心里那个憋屈啊。没想到在你们中心,半个小时就办好了,而且给我换证的同志特别热情,还告诉了我一些注意事项,跟他说话就像跟朋友说话,人也特别和气。”来办理土地登记证换证的王女士笑得合不拢嘴。
      建立服务质量跟踪回访制度,每天回访办事群众不低于总数的10%,并将回访结果第一时间反映给部门窗口,督促及时整改到位。在政务中心,每名工作人员柜台前都放置了一台群众满意度评价器,对服务满意不满意,群众说了算。
      近两月,市政务中心正在制作自己的标识Logo、工服也将统一、还将安装户外LED大屏公开事项信息和中心动态、撰写解说词、制作PPT;制作手机客户端、研发网上审批和公共资源电子交易软件系统、增添自动填写台等高科技电子产品;制定评优选模办法、加强政务礼仪培训、成立政务中心党支部;制定工作人员绩效考核细则和服务规范、建立定期通报和不定期巡查制度、建立投诉受理制度;开展“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大讨论、逐窗口精简办事环节、把涉众面广或群众反映强烈的事项纳入中心统一对外受理……为更好服务群众,塑造政务服务品牌文化,市政务中心分别从整体形象、信息化建设、自身建设、日常管理和服务质量五个方面实施了提升工程,全力打造升级版“政务超市”。

    科技引导,优质环境,人性服务“暖人心”

      从门口摆放的抽号机和查询机到各窗口的中心二维码名片,从无线WIFI到网上大厅,“政务中心整个布局感觉挺高大上的,它有自己的业务办理系统,我可以自助查询我办的这项业务需要提交哪些资料,大概几个工作日能办好,做到心中有数;这儿还提供免费WIFI,能在排队等候的时候浏览网页,发送消息,网速也挺快的”。前来办理户外广告登记的小伙子张睿,坐在一楼的休息区正拿着手机浏览网页,同时等待叫号。
      “我上个月来变更公司资料时关注了政务大厅的微信公众号,后来发现每周都能收到政务大厅推送的一组微信消息,包含了国家出台的最新政策和省市新闻,对我们企业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而且还伴有插图、漫画,看着容易理解也挺有趣儿。”前来中心办理税务登记的赵先生放下手中的材料,跟笔者娓娓道来。
      “我也关注了,上期推送中有一条消息好像是安康到咸阳机场的大巴出发时间,我把这消息转发到我朋友圈,好多人都给我点了赞。”
      市政务中心信息化建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执政为民,服务于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中心网站“我安康”公布了39个部门237项业务的办理指南,每一项业务都包含详细的办理流程、所需材料、办理时限等信息,并提供相关业务电子版表格下载,更可以在网站上留言咨询或投诉。
      “我们现在正加快推进网上预审以及房管、公积金中心的进驻工作,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跑路的次数,让咱老百姓办事更加方便,这两个部门29名工作人员预计本周五便会进驻。”中心管理办公室业务管理科科长蔡方超说到。

    健全制度,强化考核,人性管理“聚合力”

      “中心有自己的一套运行管理体系,会同市法制办、财政局、物价局,按照‘统一标准、从低收取’的要求,对我们全部8项业务的收费标准都进行了核实;还给我们印发了考勤及请销假制度、服务规范等制度文件;大厅实行定期通报制度,我们在窗口的工作表现,会以周通报、月通报的方式发送到所在单位,我们规划窗口的两名A岗工作人员的年度考核也由中心打评。”规划窗口A岗工作人员洪安华自豪地讲述到,“中心平常也安排一些活动,上个月还举办了‘假如我是服务对象’征文大讨论活动,有二十多个窗口四十多人参加,我还拿了征文比赛二等奖,以后如果还有这种活动,我会积极参加。”
      “我们每周五下午都有一到两小时例会时间,多是培训听课,举办过廉政教育讲堂、健康知识讲座、政务礼仪培训等等,跟我们现在的工作和生活联系都挺紧密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邹亚康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