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好比“气候”,资本、项目好比“候鸟”。哪里的环境好,资金、项目这些“候鸟”就会往哪里飞。
“行政审批的效率,直接关乎着百姓的利益,影响着企业的收益,制约着市场的活力。”近年来,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面对发展新常态下,我市把握破与立的结合、变与稳的平衡,通过放权,增强市场、社会自主发展空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蹄疾步稳,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推动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社会环境。
“权责清单”:在自己身上“动刀子”
建立“权责清单”,实行“阳光行政”……,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打出“组合拳”,体现出市委、市政府真枪真刀触动利益“奶酪”的坚定决心。
逐单位清理市级部门承担的行政审批事项,将部分社会关注度高、与群众密切相关的审批事项分批次取消、下放。其中,第一批取消审批事项50项,下放管理层级37项;第二批取消审批事项68项,下放管理层级45项,精简率达40%。同时,对中省明确取消的行政审批事项一律取消,不得再以任何名义变相审批;对中省下放市级承担的审批事项分类下放给基层政府。截至目前,我市共落实国务院取消行的政审批事项210项,承接国务院下放市县的行政审批事项4项,省政府取消的行政审批114项,下放管理层级的105项,无未经批准自行设置或变相设置的行政审批事项。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在取消、下放的基础上,保留市级部门承担的审批事项296项,承接中省下放审批事项17项,形成《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安康日报、市政府网站等媒体公布。市政府又于2015年4月印发《关于全面清理政府职权职责建立权责清单制度的通知》,要求市级各部门按照“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和市场主体“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要求,全面清理和规范行政审批、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裁决、行政确认、行政奖励等10类权责事项,编制并公开行政权责清单和权责运行流程图,明确履职程序、办理期限、承办机构和工作职责,减少内部运行环节,健全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
把该放的权放下去、放到位,把应当放给企业的权力松开手、不截留。截至目前,已有32个部门报送了“权力清单”,38个部门报送了“责任清单”,预计今年9月底前全面向社会公布。
“政务超市”:为政府职能转变提供“试验场”
在行政审批改革领域,建立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加快推进“三证合一”,努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打造“政府的便民服务超市”。
6月30日,对于安康华伟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孪刘阳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当他从副市长李建民手中拿到了全市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时,激动地说:“政务服务真是太给力了!”
2014年5月,市政府办牵头组建安康市政务服务中心,2015年1月6日正式运行,内设5个办事服务区及新闻发布区,在大厅添置茶水、话吧、银行服务、等候区,将公交IC卡、高速ETC卡、养老保险交费等纳入中心受理。对收费标准进行清理核实,在主流媒体公开服务内容和投诉电话,确定进驻部门AB岗工作人员,明确工作纪律、文明用语等要求,A岗实行年度考核,制定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7项制度。截至目前,市政务服务中心已进驻部门38个,313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中有237项可在中心办理。各县区除平利外均已建成政务服务中心,全市161个镇(办)有150个设立了便民服务中心,市县镇三级服务体系初步形成,紫阳、汉阴、汉滨、镇坪政务中心便民事项全进驻。近期,正在积极对接市房管局、公积金中心,两项业务预计8月底前可集中办理。
破藩篱,见实效,我市不断打破原有行政审批繁琐低效的“坚冰”,6月底全面实行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和税务登记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审批时限压缩比例达30%,全部工作流程不超过5个工作日。群众“少跑路”了,“点赞”的多了。截止今年7月初,市政务服务中心共受理业务23860件,已办23172件,办结率97.1%;群众评价11016人次,满意率达到98.5%。同时制定印发了《市政务服务中心五个提升专项活动实施方案》,认真落实市委郭青书记视察时的指示精神,计划用三个月时间,从五个方面强管理、优服务、树形象。
“透明平台”:实现从“灯光下”向“阳光下”操作
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程表”,不仅成为权力的“防腐剂”,而且实现了从“灯光下”向“阳光下”操作的转变,掀起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
今年1月13日,市长徐启方在市政务服务中心调研时指出:“要探索招投标、公共资源交易、政府采购等有形市场建设,把政务中心建成行政许可、公共资源交易和便民服务的平台”。1月26日,市政府2015年第一次党组会提出,由市发改委牵头,市政务中心、审计局配合,制定工程招投标和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公共资源交易中心。4月24日,市政府通过专题办公会的形式进一步明确成立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小组,将长安银行租用行政中心裙楼房产收回用于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设。
在充分调研和外出学习的基础上,市政务中心牵头制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筹建工作方案》,6月16日通过市政府常务会审议。筹建方案初步明确整合市政府采购中心、市建筑工程招标办、市土地矿权交易中心、市产权交易中心等各类涉公交易机构,实行“统一进场、管办分离、阳光交易、多头监管、制度约束、责任追究”的运行模式,构建统一、有序、透明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为交易主体提供公开、公平、公正的优质服务,实现各类公共资源交易活动依法办事、规范管理、阳光交易。目前,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软件系统、装修设计等前期工作正在加紧推进,计划年内建成投用。
清权、减权、晒权……。上半年,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市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激发循环发展内生动力和市场主体活力,简政放权成效显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潮起云涌,在不断追赶超越中释放“改革红利”,取得了生产总值、二产、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三项全省第一的好成绩。
陕西日报链接:http://esb.sxdaily.com.cn/sxrb/20150925/html/page_12_content_000.ht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