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谢谢耿书记了,这下解决了大问题,你可是我们的大恩人。”8月10日,岚皋县官元镇龙板营村村民罗建平,一边拉着“第一书记”耿延兵的手,一边激动地连说几个“谢谢”。
耿延兵今年34岁,是官元镇党委副书记,按照岚皋县选派“第一书记”工作要求,被派遣到官元镇最偏远最贫穷的龙板营村任“第一书记”,主抓村级党组织建设,指导村上发展特色产业,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今年7月,老罗的儿子罗成考上陕西科技大学。高兴之余,全家为5000余元学费焦急万分。听说村里来了‘第一书记’,老罗满怀期待地拿着大学录取通知书,找到“第一书记”耿延兵,向他诉说自己的困境,想争取一点补助,缓解一下燃眉之急。
在村委会活动室,耿延兵一边给老罗沏茶,一边和他聊天。“农村孩子考上大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也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莫担心,我们一起来解决学费问题。”耿延兵面带笑容,语气和蔼地和老罗交流,帮他想办法。探讨一番后,老罗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
说到做到,给群众承诺了的事情,再苦再累再难也要办到,这是耿延兵一贯工作作风。当天下午,他就向官元镇党委汇报,并同时与扶贫局、教体局、团县委、妇联、工会等部门衔接。最终联系到县工商联,争取到一位企业家进行一对一帮扶,解决学费等事宜。
官元镇党委书记刘锋平介绍,像耿延兵这样的“第一书记”,全镇总共派遣了4人,分别在团兴村、龙洞村、二郎村3个精准扶贫村和龙板营1个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任职,围绕村子班子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改善等内容,倾力改变村级面貌和提高群众收入。
“村里来了‘第一书记’,村民们十分欢迎,大家都认为被选派的干部长期在工作一线,知识丰富、思路开阔、带动能力强,在争取扶贫政策支持、开展专业技术指导、发展特色产业等方面,能给村里带来新鲜血液。”刘锋平说到。
“选派第一书记既是推动村级发展,夯实基层基础的有效举措,也是培养锻炼干部、密切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岚皋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唐晓林介绍,该县从年轻干部、后备干部、副科以上干部中选派52名党员干部,下派到软弱涣散村、较差类村、贫困村担任“第一书记”,帮建领导班子、帮理工作思路、帮强党员队伍、帮解矛盾纠纷。
在驻村的一年时间里,“第一书记”除人事关系保留在原单位以外,党组织关系和工作全部在村上。该县对“第一书记”有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任职期间甘于奉献、吃苦耐劳、工作业绩好的将给予表彰;对工作达不到要求的不换点不撤离,确保驻村帮建实效。
环境陌生、直面群众,琐事繁杂……这些对岚皋县52名“第一书记”们来说,是一场特殊考验。“我们将认真履行“第一书记”职责,一定要成为百姓的贴心人,一定要受到群众的欢迎。”耿延兵介绍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