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安康要闻 > 正文内容

    坚持多元发展 放手兴办工业

    作者:市政府副市长 何少华 时间:2010-04-24 10:59 来源:安康日报 字号: 打印

    一、把认识统一到依托资源,多元发展的思路上来。不久前袁纯清代省长到安康调研,召开了安康突破发展座谈会,在讲话中,他讲到安康要多元发展的问题。对于多元发展,我们过去可以说是认识到了,但提得不够响亮。袁省长的讲话使我们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方向。安康之所以要多元发展,我觉得有以下原因:其一是因为我们的资源是多元的。安康的工业过去没有什么基础,现在只能从有资源的方面入手,有什么原料,发展什么样的工业。我们有水资源,可以搞水电开发,附带可以搞养殖业;我们有药、桑、茶等生物资源,可以用来发展医药、茧丝、绿茶等工业;我们的矿产资源虽然种类很多,但大部分都是“鸡窝”矿,规模小,品位低,但有一定开采价值,可以适当办一些矿产企业。我市多元化的资源状况和资源的数量以及质量决定了我们仅靠某一两项资源是很难支撑起全市经济发展大局的,必须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其二是由安康的基础和现状决定的。我们的工业在计划经济时期没打下基础,市场经济时期由于基础差,招商引资效果不好,发展极其缓慢,怎么办?只能动员全社会各界各类人才,八仙过海,各显其能。特别是鼓励那些头脑好,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放开思想,放开手脚,面对实际,围绕市场,放手让其发展。对他们尽量少一些限制,只要符合产业政策,能干啥就干啥,可以边干边规范。在这种形势下,不断培育和产生的企业主体无疑是多元的。其三是我们的区位边缘化,决定了很难很快融进某个经济圈来定位,只能自己能干什么就干什么,然后在逐步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现在经常有人讲我们的区位优势,其实我们的区位劣势大于优势。市场经济条件下,离经济交易中心越近的地方经济发展越快。沿海发展快,是因为离欧美这样的世界经济中心近。在区域经济中,离区域经济中心越近的地方,发展也越快。市场经济逐步形成区域分工,出现了许多经济圈,处在哪个经济圈,就可能受到那个经济圈的带动发展起来。我们安康市本身不具备区域中心的功能,离西安、重庆、武汉、成都这样的区域经济中心相对较远,离西安虽然只有四个多小时火车路程,但对我们来说只是行政中心,行政工作上的人员来往多一些,西安经济圈内到安康来投资的大客商还很少,经济带动作用并不明显。所以在没有区域定位之前,我们在经济区位上的选择也应该是多元的。
    二、规划多元工业框架,建设多元工业支柱。我市“十一五”发展规划已经市委全委会和人大会议通过,多元化发展的内容应该进一步在此规划中充实。多元化通俗一点讲,就是能发展什么就发展什么。但是,多元并不是无元,事物是辩证的,多元还是有元的,要有侧重地培养工业支柱。工业支柱就是市委、市政府已确定的水电、制药、丝绸、矿产、食品五大产业。对其他产业不随意限制,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围绕市场抓发展,能干什么就干什么,市场经济经常出现“有心栽花花不开,无意插柳柳成荫”的情况。袁省长对我市提出了要立足富民,立足山区,多元发展,形成产业这么一个方针。他指出,多元发展就是只要能形成产业的都要努力形成产业。也谈到多元发展的同时还要重点发展,重点有六个方面:抓电、强药、扩桑、精茶、名游、慎矿,所讲的重点和我们的五大支柱是一致的。他还讲到要规模发展,有规模才能标准化、规范化、市场化,才能实现边际效益的最大化。规模小了、成本就高,竞争力就弱。他还指出工业要在经济发展中起带头作用,要通过工业的发展,实现产业的突破。他的讲话为我市工业支柱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三、精心打造和培育多元化的龙头企业。多元化发展要培养支柱,支柱必须要有龙头企业来支撑,没有龙头企业形成不了支柱。市上每一个支柱起码都要有三五个以上龙头企业。各个县不一定五个支柱都要有,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支柱产业。不管发展什么产业,都必须至少培育好一两个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就是一个产业的名片,没有名片,就是无名产业。无名产业是难以成长壮大的。我市工业方面已明确要大力发展的五大支柱产业虽然还不是很大很强,但为什么能提明叫响发展,也得到一定的市场认可。是因为这几项产业都有一批龙头企业。如水电业,有安康水电站、喜河水电站、石泉水电站等大中型企业支撑,带动了一批小水电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茧丝业,有巴山茧丝等七个缫丝企业的带动,才有了种桑、养蚕、收烘、加工产业链的形成;再如中药产业,有了正大制药、北医大制药等企业的发展,中草药基地才逐步形成,药农才有了致富之路。在我们安康这样一个工业基础薄弱,近期内不可能靠发展高科技或靠搞两头在外加工业来谋发展的情况下,只能依托资源,兴办资源加工型工业。面对这种实际,如何培育、扶持龙头企业的发展.是我们应重点解决好的问题。
    四、保护、开发、壮大多元化工业原料基地。发展多元化工业.必须有多元化的原料基地。我们的资源决定了要搞多元化,如果原料基地保护、开发、壮大不好,形成一片混战,环境、资源都破坏浪费了,企业也就难以发展起来。各类资源都要合理有序开发。首先是要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壮大,充分利用它,使原料基地越来越规范,环境越来越好,不仅可以供本地企业利用,还可以供外地企业利用。现在搞工业不光看你有几个企业,还要看你的原料基地建设的好不好,这是工业企业成功的重要方面,因为我们的工业企业基本都是粗加工型。以后每规划一个企业,都要看它的原料来源可靠不可靠,原料基地在什么地方,藏量有多少,由谁来开采,是什么样的体制。资源管理是一件很难的事情,我国属于资源短缺的国家,经济竞争越激烈,对资源的竞争就越激烈。现在有种情况一些外来投资者到安康来兴办矿产业的积极性很高,其实是来号矿山,圈资源。不管有没有能力开发,先圈上一块再说。这种现象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管理好、开发利用好资源。
    五、不断理顺和完善多元发展的管理体制。多元发展也不是无政府发展,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该市场去管的,大胆放开,该政府调节的,要主动伸手。比如怎样管理好我市的蚕桑产业,就值得好好研究。其管理体制逐步放开无疑是方向,但不要片面的认为只要彻底放开了,政府不管了,产业就自然而然发展了。近几年我市蚕桑管理体制是合乎市场的,这些年蚕桑产业有起伏,主要原因是市场影响而不是体制问题。最近市委扩大会号召要大力发展蚕桑业,是要求我们要抓住国家“东桑西移”和市场形势好转的战略机遇,振兴我们的传统产业,而不是让各级政府对此放手不管。其实我市蚕桑管理还是放得比较开的。全市10县区有400多家烘茧灶,竞争是充分的。政府虽有指导价但可以浮动,指导价实际只起了个开口价的作用,实际交易中价格是随行就市的。目前,我们有两点还没有完全放开,一个是根据国家行政许可的规定,收烘和加工企业,必须具备有关条件,证照齐全,不能随便进入。一个是继续实行茧区划分,主要是为了避免蚕茧大战,确保各缫丝龙头企业原料供应和正常运行。但这种茧区划分只是在较短时间内使用,如每年7月15日后就可以放开流通,不受区域限制,实践证明这种管理办法是行之有效的。目前市经委正在协调企业进行探讨,借鉴期货交易的一些做法,用订单交易代替茧区划分。总之,坚持多元发展,放手兴办工业,“放”字当头,“管”也要跟上,让市场配置资源,让市场当裁判同时也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做到又快又好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