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镇坪县围绕农民增收、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培育壮大、延长提升畜牧、药材两大产业体系,以农业产业化经营提升农业,通过标准化生产对接市场,大力推进农业化、产业化进程和绿色无公害生产,使两大产业成为该县新农村经济的主力军。
药材规模化致富农民
镇坪是陕西省的重点林区县,素有“巴山药乡”之称,境内有木耳、生漆、杜仲、天麻、麝香等30多种名贵药材,因其纯天然、无公害、药性纯正、质高价廉而享誉在外。今年,该县充分发挥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和种植优势,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选择基础条件好、适宜发展的乡镇、村和种植大户种植药材,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形成“一乡一药”、“一村一品”的高效、高产、优质中草药生产格局,以GAP基地建设为突破口,建成标准化连片种植示范点31个,发展药材种植大户350户,新发展草本药材4.57万亩。药材产业成为该县农民增收的一个最新亮点。
该县大打“中国黄连之乡”的金字招牌,抢抓黄连价格近年来一路攀升的市场机遇,以小曙河乡、曙坪乡、华坪乡等乡镇为重点,建起高标准的黄连基地2万亩;充分发挥“魔芋之故”地域优势,做大做强魔芋产业。在适宜魔芋生产的曾家镇、华坪乡等乡镇建成4600亩高产优质商品魔芋基地;8000亩、魔芋4600亩、因地制宜地发展以青蒿、绞股兰等为主的订单药材,面积达到1.2万亩。其中青蒿8000亩,绞股兰2000亩。
畜牧产业化提升农业
该县按照“建基地、牵龙头、抓市场、富农民”的思路,将畜牧业列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突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生产、龙头企业四大建设,以发展生猪为重点。目前全县生猪饲养总量达到10多万头,出栏商品猪2.9万头,发展养殖大户145户,人工种草5600亩,建成正大模式示范点10处。全县上下齐唱畜牧产业歌,为农民增收开辟了广阔前景。
为把畜牧产业做大做强,该县把实施品种改良作为调整品种结构,提升畜牧业的关键措施来抓。引进“杜洛克”优良种公猪,推广到78个行政村。杂交改良的猪生长快、育肥快,个体大,出栏快,截至目前已出栏商品猪2.9万头。同时抓点示范,保证责任到人,加大投入,44个包村部门积极协调支农资金,支持畜牧产业发展,鼓励村民以多种形式申请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贷款等筹措资金大力发展畜牧产业。健全服务,拉长产业链条。该县成立了以农技站为龙头,以乡、村、组为辅的四级服务网络,进行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技术培训,定期发布市场信息,加强疫病防治。在强化动物防疫的同时,该县狠抓畜牧产业化建设。抓住春播有利时机,组织调购紫花苜蓿草种,开展人工种草5600亩,极大地提高了出栏率。
为了帮助农民销售,该县指导以乡镇为单位建立了以生猪为主的畜牧业协会17个,发展会员近500人,并引进四川重庆等多个省市县的客商常年驻镇收购,解决畜产品“卖难”问题。
如今,药材和畜牧两大产业,正如两朵盛开的玫瑰,郁香扑鼻,亮丽耀眼,为镇坪县的老百姓打开致富之门,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