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县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加大资金倾斜力度,前三季度,落实各项民生硬性配套资金1.4亿元,各项民生工作进展有序。
稳步推进扶贫开发工作
实施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切实做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移民搬迁、社会扶贫等重点工作,大幅减少贫困人口,年底将实现2万人口脱贫。一是因地制宜发展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依托本地自然资源,在市场差异化中确定支柱产业,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不断延长产业链条,切实提高产业化水平,奠定农民稳步增收基础。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贫困人口素质。加强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教育,突出技能培训,按照“扶贫”重“扶智”的思路,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贫困群众综合素质,增强增收致富技能,提升自我发展能力。三是提高公共服务保障水平,改善山区人居环境。积极争取项目,加大农村公路、水利、医疗及广电、网络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着力解决基础设施短板问题。大力实施陕南避灾扶贫移民搬迁工程,着力改善贫困群众居住条件。四是扎实实施精准扶贫,做好分类指导工作。全面完成贫困对象识别确认和建档立卡工作,逐户落实帮扶措施,切实做到一镇一策、一村一策,一户一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扶到最需要帮扶的群众、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以质量为核心,不断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资源配置,全县教育事业跨入了内涵发展、均衡发展、特色发展的新阶段。一是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今年实施了28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和9所学校近30000平方米的操场软化改造工程,已完成投资3250万元。4所镇中心公办幼儿园正在进行主体建设。旬阳第二中学建设项目已完成土地质灾害评估、环境影响评估等前期工作,土地统征工作有序推进,校区道路和实验楼工程已于9月份开工建设,现已累计完成投资1550万元。二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县政府出台了《旬阳县教育工作表彰奖励办法》,表彰质量奖、励志奖、园丁奖得主,奖金额达到229万元。同时严格落实校长、教师轮岗制度及学校、校长、教师三位一体考核制度。三是狠抓“质量”不放松。严格落实教育质量预警及淘汰制度,对质量处于全县最后五位的学校签订进位追赶责任状,对质量处于末位校长予以免职。10月份,安排15名校长在电视台向社会进行公开质量承诺,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检验,以此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推进医疗服务事业发展
完善医疗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等15个卫生重点项目有序推进,30个村级卫生室顺利实施。不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大对医疗机构管理力度,全面执行新的医疗服务价格,临床路径管理、优质护理服务全面推行。建立分级诊疗制度,制定印发了《旬阳县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实施方案》,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药品“三统一”和零差率销售政策在县镇村医疗机构实现了全覆盖。积极探索推行“阵地标准化、队伍专业化、服务家庭化、考核精细化”的公共卫生服务模式。制定卫生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探索推行职称评聘分开制度,构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县镇、镇村一体化步伐,鼓励医师到镇、村多点执业,不断提高基层医疗服务水平。探索制订有关政策,积极支持中医发展。创新人口服务与管理机制,促进全县人口健康均衡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就业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署避灾扶贫搬迁户、退伍复转军人、返乡能人志士、高校大学毕业生和青年才俊五类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建立县、镇、村三级服务网络,为创业者提供税费减免、贷款担保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建立22个镇社会保障服务站,全面开展创业就业及社会保障服务。不断创新以“协会+基地+园区+互联网”的“四+”创业新模式,努力实现创业主体全覆盖。同时加强就业信息服务,创新鼓励社会资本建设创业孵化基地,为各类创业者提供平台。加大就业援助帮扶力度,强化大学生见习和公益性岗位等托底安置,解决好城镇“零就业”家庭、退役军人等困难人员的就业问题。截止9月底,城镇新增就业2835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41%以内;完成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520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9万人,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回收分别完成1969万元、4266万元,帮扶创业650人,帮扶大学生创业就业105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034人。
全面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旬阳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础,以养老、医疗、教育、住房、就业等专项救助为辅助的社会救助体系。1-9月共发放医疗救助金5840人次1144万元;对513户1299人发放临时救助金137.3万元;发放低保金3923万元;发放孤儿生活补助金51.93万元;发放抚恤补助金2238万元;发放高龄补贴27427人1593万元。特困人员供养体系基本形成,全县建成县中心敬老院1所,区域敬老院6所,镇敬老院16所,集中供养对象2874人,基本建成了中心敬老院、区域敬老院为主,镇级敬老院为辅的五保供养体系。医疗救助实现“一站式”,全县13家定点医院开设医疗救助“一站式”服务窗口,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积极探索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工作。目前,已建成以住院救助为主,兼顾日常门诊救助和资助参合(参保)为一体的医疗救助模式。住房救助力度逐年加大,积极推进廉租房和公租房并轨运行,完善住房分配、有序退出和社会化管理机制。对符合救助标准的困难家庭通过配租公租房、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实施救助。同时受灾人员救助、临时救助、教育救助、就业援助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创业就业工作同步跟进。
环境保护监测工作有序推进
环境工作将以问题为导向,促进各项工作取得新成效。一是严把关口,提升环境管理水平。对新建项目认真执行严审查、重服务、全监管的工作机制,确保建设项目符合产业政策,环保达标。二是加强督促协调,抓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总量控制、项目实施、环境管理等重点工作,确保各项指标任务圆满完成。三是加强指导,探索建立投入新机制。积极创造机遇条件,加大对各镇生态创建业务培训,巩固提升生态建设成果,深化汉江生态环境集中整治活动,加强北区五镇督导力度,着力解决生活污水、生活垃圾污染问题,指导镇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四是推进联合执法,严打环境违法行为。认真贯彻执行《旬阳县环境保护联合执法方案》,采取人防与技防、专业队伍与群众监督相结合的办法,定期组织开展环境保护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确保全县环境安全。五是强化宣传,持续提高新法普及率。持续加大新《环保法》宣传力度,督促各镇各企业采取标语、墙报、宣传厨窗等形式,加强新法宣传普及,在全社会营造学法热潮。六是不断充实环境监测专业技术人才,拓展环境监测业务,为环保决策、环境监管、汉江水质保护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