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旬阳县充分运用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结果,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推进后进镇党委和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真评实议“选后进”。年初,该县组织镇党委书记向县委常委会、村党支部书记向镇党委班子就抓党建和履行主体责任情况进行了述职,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和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会议,与会同志现场测评打分评议。如何用好用活述职评议的结果,是落实好述职评议考核制度的关键。该县坚持把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情况作为评价党组织班子和党组织书记的重要标准,把述职评议结果作为相关单位和责任人年度考核、评优树模、干部任用的重要依据。同时,把对党建工作不够重视、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推进不力、制度执行不力的镇党委,无能人管事、无场所议事、无钱办事、无章理事的村级党组织,评议考核靠后的列为重点对象进行整顿。通过末位倒排,确定了3个后进镇党委、22个后进村党支部进行为期一年的集中整顿提升。
多方联动“聚合力”。坚持把后进镇党委和后进村党支部整顿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上下齐动,形成合力,重点推进。一是县级领导直接包抓。县委高度重视,召开常委会研究后进党组织整顿工作,明确分工,夯实责任,全力落实。全县22名县级党员领导具体联系指导3个后进镇党委和22个后进村,定期深入联系点开展调研指导,协调解决困难问题。二是县直部门直接帮扶。根据后进村的实际,有针对性的选择县委部门帮党建薄弱村,抓班子强基础;政府部门帮基础设施滞后村,抓产业促发展;政法部门帮矛盾纠纷多发村,抓调解促和谐,95个县直部门联系包抓24个后进村,选派了22名党员干部到后进村担任第一书记,配合村“两委”班子开展工作,分类推进,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送信息,提供人力、物力、财力支持。三是镇驻村整顿工作组直接落实。各镇党委派驻工作组,由镇党委副书记任组长,“第一书记”任副组长,抽调3至5人为成员,驻村入户指导。通过走访座谈,找准问题症结,理清工作思路,指导各村制定方案,明确整顿任务,一项一项抓落实,帮扶后进村党组织转化升级。县委组织部结合组工干部联镇包村,确定一名干部联系一个后进村,实现了每个后进村有 “一名县级领导联系、一个以上县直部门包联、一个驻村工作组蹲点、一名第一书记驻村包抓、一名县委组织部干部联络”的“五个一”要求。
集中整顿“补短板”。坚持一镇一策、因村施策,针对薄弱环节,逐条逐项加以改进,实现后进变“后劲”。一是建好活动阵地。对活动室破旧狭小的村,年度内新建150㎡以上的活动阵地,从县管党费中给予6—8万元补助。把村级办公经费纳入县级财政预算,足额拨付到村,本年度为每个后进村增加5000元党建经费,弥补经费不足问题。当前,已新建成村级活动室6个,正在建设3个,预计年底主体竣工。二是开展教育培训。通过党员远程教育、“三会一课”、道德讲堂,教育党员群众讲诚信、讲友善、讲互助、将公德。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选,制作善行义举榜和红黑榜,通过群众代表大会和党员大会推选出正反两个方面典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整治社会风气,弘扬社会正气。三是解决实际困难。成立村级便民服务室,实行村干部轮流值班和集中坐班制度,确保群众办事随时找得到人。对“三留守”家庭和鳏寡孤独等出行、办事不方便的群众,坚持上门服务或事务代办,最大限度的为群众提供方便。5000余名机关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尽力解决生产生活中的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严查实考“防反弹”。按照严管理、细考核、重奖惩工作要求,跟踪问效、定期通报、严格考核,确保整顿工作不打折扣,取得实效。一是建立台帐销号制度。坚持因地制宜、一村一策,建立整顿工作台账,明确具体任务和时间要求,一项一项抓落实,办理一件销号一件,定期公开整顿结果,接受群众监督,确保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音。二是建立督查通报制度。县委组建3个督查组,巡回各镇各村开展督促检查,掌握整顿动态,总结工作经验,发现存在问题,限期落实整改,确保整改工作稳步推进。各镇党委每月上报一次工作进度情况,县上每月进行一次通报,对进度缓慢的重点督办,对避重就轻、措施不力的,约谈相关镇党委书记,并责成向县委说明原因。三是建立单项考核制度。把整顿工作纳入年度党建目标责任考核,作为党委书记述职的重要内容。年终,将对后进镇党委和后进村党支部整顿工作进行逐个检查验收,组织党员干部、群众代表民主测评,满意率在85%以上,视为完成了整顿工作目标任务。对满意率达不到85%,整顿效果不明显或没有成效的村党支部书记进行通报批评,限期整改不到位的责令辞职或予以免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