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旬阳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实行县级领导联镇、部门包村的扶贫工作机制。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协调争取项目、落实捆绑资金,不断完善领导干部包联的帮扶机制,做到项目到村,干部到点,责任到人,确保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年底将有2万以上人口脱贫。
一是坚持科学规划。每个扶贫项目建设之初,都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反复讨论,形成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群众满意度高的项目建设规划。坚持走抓点示范的路子,每个项目选择3-5个示范点,倾注人力、物力,高起点规划建设,为全县其他项目建设树立样板。二是实施资源整合。按照项目捆绑、整村推进的原则,实施项目捆绑,资金整合,集中投入,综合治理。三是推进避灾移民搬迁。2015年度全县计划搬迁2300户,计划建设29个集中安置点,集中安置2160户。分散安置140户。截止9月底,集中安置点开工建设29个,集中安置2160户,其中:主体在建239户,主体完工1784户,分散安置140户全部竣工。通过集中供养安置和“交钥匙工程”妥善安置,极大地改善了贫困群众的居住条件。四是培育优势产业。按照“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的基本思路,以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积极落实小额扶贫到户贴息贷款和二、三产业项目贷款等扶持政策,针对贫困对象实际,实施精准扶贫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目前,全县烤烟、蔬菜、养殖、魔芋、林果、劳务等产业初具规模,成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基础产业。五是实施精准扶贫。坚持规模控制、动态监测的原则精准识别扶贫对象,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办法精准落实扶持措施,实行贫困识别基数与资金项目计划、规划措施落实与各类资源整合、到村到户扶贫与脱贫致富效果相互衔接的管理方式精细化管理,确保按期达到稳定脱贫目标。六是充分发动群众。在扶贫工作推进中,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经常开展视察和调研,实行部门联村解决群众最关注、最迫切实事和难题,选派“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和干部职工“结对”帮扶脱贫,邀请群众做义务监督员,对项目建设质量进行监督,深入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充分发挥群众扶贫开发主体作用。七是严格监督管理。加强报账管理、跟踪项目建设、加强审计检查,确保扶贫资金合理使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