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2005]9号文件、中共陕西省[2005]11号文件和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精神,根据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通知,省人大常委会委托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本选举单位的省十届人大代表开展2006年的专题调研活动。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市二届人大代表今年专题调研一并进行,委托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开展此项活动。
一、指导思想
这次专题调研活动,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围绕实施“十一五”规划纲要和经济社会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深入基层、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了解真实情况,形成高质量的专题调研报告,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切实增强调研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调研时间
专题调研活动安排在9月10日至28日进行,时间为1周左右。调研活动的具体时间安排,请各县区人大常委会确定。
三、调研编组
专题调研以县区为单位,省、市人大代表可混合编组,以代表小组活动为基本形式,以集体活动为主。专题调研编组可根据调研选题和代表专业特长合理安排,每组5人以上,确定1至2名召集人,选配1至2名工作人员。
四、调研题目
今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专题调研重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重点产业发展和重点工程建设、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等方面内容进行。经研究,提供52个专题调研参考题目,供代表选题参考。各县区人大常委会应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征求代表的意见,科学选择调研题目,力求专题调研的针对性和实际效果。
五、调研组织和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实施。各县区人大常委会要切实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分工负责,精心做好组织工作,为专题调研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积累经验。
2、各县区专题调研活动安排要提前通知代表。若有特殊原因不能参加,要向所在县区人大常委会履行请假手续。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要带头参加代表专题调研活动。
3、各县区人大常委会要及时提出代表专题调研活动实施方案,根据代表意愿和专业特长,结合工作实际,合理编组。要确定小组召集人,选择调研题目和调研地点,并采用适当形式进行必要的动员和培训。要注意加强与代表所在单位的沟通,提高代表的参加率。
4、积极做好服务保障工作。调研小组工作人员,要认真熟悉和掌握与专题调研有关的情况,热情周到地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及时交流工作进展情况,“一府两院”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及时为代表提供相关资料和信息,及时解答代表提出的有关问题。
5、要改进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提倡轻车简从,克服形式主义。专题调研活动要深入乡村、社区、企业、学校和科研等基层单位,通过召开座谈会、个别走访、随机抽查等多种方式,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真实情况。要把专题调研与代表提出议案和建议紧密结合起来,作为今年加强和改进专题调研工作的重点。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安排专门时间,让代表充分讨论、酝酿,形成有情况、有分析、有针对性的议案和建议。代表议案和建议可以在调研结束时提出,也可以在代表大会会议期间提出。
6、加强和改进宣传报道工作,扩大社会影响。要安排新闻媒体及时报道调研活动有关情况,广泛宣传人大代表履行职责的典型事例。
7、各代表专题调研小组形成的专题调研报告打印一式3份,于9月30日前由各县区人大常委会收集并写出总结报告,送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选举工作委员会,以便及时总结上报,交有关部门研究参考。
8、专题调研经费在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下拨的省、市代表活动经费中列支。
2006年省、市人大代表专题调研参考题目
(共52个)
1、关于农业产业化经营问题
2、关于中低产农田改造问题
3、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和服务问题
4、关于壮大县域经济问题
5、关于发展蚕桑产业问题
6、关于发展茶叶产业问题
7、关于发展畜牧产业问题
8、关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问题
9、关于加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问题
10、关于农村人畜饮水问题
11、关于农村发展沼气问题
12、关于加强农村人居环境建设问题
13、关于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问题
14、关于加强和改进对非公有制企业的服务和监管问题
15、关于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问题
16、关于支持革命老区发展问题
17、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问题
18、关于鼓励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问题
19、关于普及和巩固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问题
20、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
21、关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
22、关于解决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
23、关于发展寄宿制学校问题
24、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问题
25、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问题
26、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问题
27、关于水资源保护问题
28、关于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问题
29、关于农村水源污染防治问题
30、关于加强天然林保护问题
31、关于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问题
32、关于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问题
33、关于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问题
34、关于农民社会保障问题
35、关于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问题
36、关于社会福利事业和慈善事业发展问题
37、关于失地农民权益保护问题
38、关于老城区改造中居民拆迁问题
39、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问题
40、关于乡镇卫生院建设问题
41、关于地方病防治问题
42、关于传染病防治问题
43、关于医药流通领域的改革问题
44、关于加强药品安全监管问题
45、关于社会主义诚信体系建设问题
46、关于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问题
47、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问题
48、关于支持、规范和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行职责问题
49、关于公路建设质量和道路环境治理问题
50、关于城市创卫问题
51、关于增强市民文明意识问题
52、关于殡葬改革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