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十二五”扶贫开发成效显著

    作者:柯常坤 时间:2015-11-30 09:16 来源:石泉县 字号: 打印

      2011年以来,石泉县针对中央新一轮扶贫开发规划提出的新任务、新重点和新要求,把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四保障”,以及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最高追求,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区域和连片开发为重点,以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根本目标,结合县情,创新实施了精准扶贫“三个五”工程,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增强了扶贫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和可持续性。聚合全县人力、财力、物力,狠抓专项扶贫项目落实,整合行业扶贫资源,在解决精准扶贫和构建“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方面做出有益探索。五年来,全县扶贫开发共投入资金73亿元,其中专项扶贫投资4784万元,行业扶贫投资72.5亿元,社会扶贫投资1850万元,全县贫困人口由2010年的6.6万减少到4.6万,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026元增加到7675元。
      实施移民搬迁工程,该搬迁的搬到位。全县共投入资金17.72亿元,累计实施移民搬迁8860户29505人(其中贫困人口移民搬迁2800户),建设集中安置点71个,其中特困户包建交钥匙工程安置点28个,安置特困群众1135户4082人。
      实施综合扶持工程,能发展的重“造血”。针对基础设施落后、缺乏产业支撑、劳动技能、创业资本,导致整体发展滞后的贫困区域,我们采取综合扶持措施,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加快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着力改善其居住环境;依托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区位优势,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农家乐、宾馆和小微企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对农村45岁以下存量劳动力和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劳务技能培训,提升其劳动技能和就业层次。同时,破解融资瓶颈,与农村信用社建立合作机制,为有发展产业意愿的贫困户提供2万元以内的免担保贷款,逐步让他们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发展的轨道。
      实施救助供养工程,五保特困政府管。建立了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流浪乞讨人员、危重精神病人临时救助五条保障线,分别将需要救助供养的弱势群体纳入保障范畴,使他们过上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积极发挥社会组织和左邻右舍的作用,建立结对关爱机制,让他们生活有温暖、安全有保障。
      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贫困学生圆学梦。实行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全免费,切实减轻群众教育负担。推行千名干部包联千名贫困生制度,帮助解决其学习和生活难题,确保其不因贫困而辍学。依托“圆梦教育基金会”,整合扶贫、福彩、慈善等助学资金,让每位贫困大学生都能够顺利完成学业,跳出农门,带动全家脱贫。
      实施健康保障工程,因病贫的有钱治。建立了贫困人口健康档案,每年开展健康体检,做到有病早发现、早治疗,避免因病致贫。为11000名特困人口发放了《健康保障证》,整合各类医疗救助资金,对县内住院治疗费用实行全报销,减轻医疗负担。健全农村医疗服务网络,为边远山区建立了片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年投入200余万元保障运转和落实村医工资待遇,让贫困群众就近享受医疗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