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白河县委、县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领导为总指挥,各乡镇和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全面负责抓好通村水泥路建设。实行分管县级领导挂帅,部门包抓乡镇,干部包抓到村,以乡镇为单位具体抓好组织实施。形成统一领导,统一指挥,上下协调一致,科学调度组织,同步齐头并进的工作局面。
二是积极发动群众参建。该县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充分利用“一事一议、村民自治”政策,坚持实行民建公助、民工建勤的“双民”办法,大张旗鼓地组织群众会战。广大群众积极响应,纷纷主动投身农村公路建设,迅速掀起了通村水泥路建设的热潮,据不完全统计,截止8月底,全县群众投工11万 个,投资超过280万元。
三是严把建设质量关。一是严把施工企业准入关,由交通部门负责精心挑选有资质、讲信誉、善管理的建设企业组织施工;二是认真履行管理职能,要求交通部门派驻得力技术人员巡回各地,对各条道路实行全过程监控。各乡镇成立质量监督小组,安排专人对工程质量实施监督。定期组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人大代表以及政协委员进行视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三是实行县、乡、村三级质量负责制,每条道路都落实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具体负责工程质量监管,并与年终考核挂钩,哪一条道路出了质量问题,直接追究相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四是认真落实优惠政策。在农村公路建设中,涉及到征收相关税费的,政策范围内能免的全免,不能免的一律按最低标准收取,最大限度的节约建设资金。同时,加强资金监管,严格控制非工程性支出,确保补助资金足额用于通村水泥路建设。另外,要求各乡镇做好当地群众的宣传解释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支持,公安、政法部门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阻挠和破坏农村公路建设的人和事,共同为农村公路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五是全面加快建设进度。一是实行定期通报制度,由县“五人督查组”负责深入各乡镇进行督查,全面了解各条道路的建设情况,坚持每10天一通报,督促各乡镇全面加快建设进度;二是积极协调建设物资,要求经贸、乡企等部门组织县内企业加足马力生产,同时,帮助各施工企业到邻近地区调运,及时缓解水泥、砂石料等建设物质短缺的现状;三是科学组织施工,施工过程中,采取民工建勤和专业队伍施工相结合的办法,把技术含量低、机械化程度低的基础性工程交由民工队伍组织施工,把专业性强、适宜机械作业的工程交由专业队伍组织施工,多开作业面,平行交叉施工,全面加快建设进度。截止8月底,已完成24条170.6公里通村水泥路打底子工程,铺面子工程全面启动,已完成铺面子48.8公里,占上级计划的31.2%。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