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7年度1至7月份畜牧产业建设情况的通报 公开目录: 政府办文件
    索引号 719776475/2017-0147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07年09月17日
    文号 安政办发[2007]82号 公开日期: 2007-09-25 12:25
    有效性 已失效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全市2007年度1至7月份畜牧产业建设情况的通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工作部门:
    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对畜牧产业建设进行督查的通知》(安政办字〔2007〕64号)要求,市政府派出十个督查组,于8月3日至8月10日对全市1至7月份畜牧产业建设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了督查,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今年以来,各级党委、政府按照畜牧产业建设的工作部署,坚持“面向市场、政策激励、强村大户、典型带动”的方针,突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正大圈舍、市场培育、饲草饲料、科学管理”六大关键环节开展工作,全市上半年畜牧产业建设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截止7月底,全市猪、羊、禽饲养量为271万头、106.6万只、1135.92万羽,同比增长9.12 %、8.19%和7.42%。猪、羊、禽存栏为164.1万头,75万只和698.98万羽,同比增长1.1%、2.33%和1.58%。出栏生猪106.9万头,同比增长15.2%。外销生猪26.9万头,同比增长1.6倍。全市饲养良种公猪达2360头,同比增长17.35%;适繁母猪存栏13.78万头,同比增长6%,其中良种二元母猪存栏6.35万头,同比增长26.5%;饲养纯种母猪三头以上的良繁大户达448户,同比增长26.5%;饲养二元母猪10头以上的良繁大户达356户、同比增长22.34%。全市已建成正大圈舍的养猪户达1910户,面积16.3万m2,同比分别增长2.89倍和2.5倍。全市年出栏30头以上的养猪大户达到5912户,其中,30-49头的1817户,同比增长9.2%;50-100头的3818户,同比增长15.6%;101-200头的212户,同比增长22.3%, 200头以上的65户,同比增长1.83倍。全市肉类总产达到10.7万吨,同比增长34%,畜牧业产值达到16.52亿元。
    从督查的情况来看,各级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畜牧产业发展,多数县区都较好地完成了1至7月份畜牧产业建设各项任务,呈现出了不同的特点:一是镇坪、平利、汉阴、石泉、宁陕、紫阳、旬阳、白河8个县分别于5月底制订出台了畜牧产业建设奖励扶持政策,有效的激发了群众大力发展畜牧产业的积极性。二是汉滨、汉阴、石泉、镇坪、平利、旬阳6个县区的乡镇畜牧兽医机构、人员已基本到位,防疫和服务体系得到加强。三是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防控工作取得较好成效。汉阴、紫阳两县由于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各项防疫措施能够及时到位,在全国疫情严重蔓延的情况下,到目前仍未发生疫情,有效的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确保了社会的公共安全。镇坪、平利、岚皋等县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得力有效,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石泉县在出现疫点后,采取扑杀等果断措施,把疫情消灭在最小区域,及大的减少了损失。四是畜牧产业强乡镇建设领导责任都得到了明确。县区委书记、县区长都明确了包抓乡镇。多数重点村都有效的推广了良种和正大养猪技术,养猪大户普遍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五是相关部门服务畜牧产业的意识得到提升。农业部门协调抓总的力度不断加大,国土、林业部门及时解决建圈的用地、用材问题;发改、财政、信用部门积极争取项目,筹措发展资金,搞好贷款支持,多数地方服务产业建设的合力正在形成。
    从督查的情况来看,目前我市畜牧产业发展的总体形势是好的,但仍然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严重问题。一是思想认识有差距。相当数量的领导和干部对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建设优势产业,形成规模经济和市场竞争力,进而形成农民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改变区域经济落后的状况缺乏深入思考,缺乏抓畜牧产业的自觉性,一些地方没有抓住良好的发展机遇。二是工作落实不到位。10个县区领导抓强乡镇、200个乡镇领导抓重点村的落实存在不到位问题。除镇坪、白河、平利外,相当数量的县区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畜牧产业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任务没有认真分解,县到乡的建设责任没有认真落实。基本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很少到包抓的乡镇、村研究解决具体问题,强乡镇和强村大户建设的整体工作氛围基本没有形成。三是工作措施不明确。截止现在汉滨、岚皋两县区还未向社会出台畜牧产业奖励扶持政策;强乡镇中的汉阴涧池镇、紫阳城关镇、岚皋民主镇、宁陕城关镇、汉滨花园乡重点村的包抓工作虽然在文件上明确了人员,但没有量化工作任务,没有明确工作责任,更没有进行检查考核,工作任务落不到实处。四是资金投入未落实。本次督查发现县级财政投入畜牧产业建设的资金,目前除镇坪、白河能按市上下达的考核指标落实和超额落实外,其它县区不同程度的存在不落实或不完全落实的问题。上述问题导致我市畜牧产业在良种繁育、正大圈舍、强村大户、疫病防治、畜牧兽医体制改革等方面还存在很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市畜牧产业建设的健康持续发展。
    为切实抓住当前良好的市场机遇,市政府要求各县区务必结合各自实际,尽快解决畜牧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努力实现畜牧产业的突破发展。一是进一步提高对畜牧产业发展的认识。要进一步加大行政推动力度,不断强化各县区、强乡镇“一把手”对发展畜牧产业重要性的认识,各级各有关部门应真正把畜牧产业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农民稳定增收的一项重要产业,摆上议事日程,把各项工作措施真正落实到领导、到干部、到乡镇、到村、到户;要严格检查、督查,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二是保证资金投入。各县区要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财政投入数额;要认真落实兑现中、省、市、县有关扶持资金;要认真协调解决信贷资金投放的问题,没有出台奖励扶持政策的县区要尽快出台政策,已出台的扶持政策要及时按政策兑现到农户,以更好地体现政府的诚信,以更好地撬动民间资金投入畜牧产业。三是加快推进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各县区要在年底前全面完成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工作,按市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文件规定落实和解决好各种具体问题,确保服务体系和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四是切实搞好动物防疫工作。各县区、各有关部门要克服厌战情绪、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全面做好疫情监测,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确保疫情范围不扩大,不蔓延。同时及早做好秋防工作,确保秋防工作质量和密度,保障畜牧产业安全。五是强化良种繁育工作。各县区要充分利用中、省、市生猪良种繁育扶持政策,搞好现有良繁大户的扩能改造,积极发展新的良繁大户,认真解决良种繁育过程中的资金、技术、防疫、土地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进一步调动良种仔猪繁育户的积极性,推进良种繁育尽快适应畜牧产业发展的要求。六是着力推广正大养猪技术。努力提高养猪效益,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在推进强村大户中一定要认真抓好正大养猪技术的推广运用,尤其是要搞好正大圈舍建设和技术服务工作,确保今年下达任务的全面完成。七是强化技术培训。要组织各县区有针对性的开展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养猪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通过培训,使广大养猪户真正掌握良种繁育、疫病防治、科学饲养的实用技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应对市场波动的能力。八是强化饲料兽药管理。各县区要加强对饲料、兽药管理工作的领导,加大执法力度,确定专人负责各项具体工作,依法查处饲料、兽药方面的违法行为,确保畜牧产业的健康发展。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〇〇七年九月十七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