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坚持以村级阵地为依托,以完善机制为保障,出台了《关于充分发挥阵地作用提高村级组织综合工作效能的意见》,充分发挥村级组织阵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一是建立村级干部值班制度,发挥固定办事中心作用。规定每名村干部都参与值班工作,实行轮流值班措施,值班时间与乡镇正常工作相衔接,防汛、防火等特殊时期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期间主要负责落实上级工作部署,接待上级、外地公务,处理村内有关事务,维护村民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方便群众办事。建立值班记录、值班台帐和民情通报制度,公布村干部值班轮次、时间、联系电话,确保村民“随时可以来,来了有人办,办了能满意”。乡镇党委加强考核,作为年终兑现奖惩的重要依据。
二是完善村级组织决策机制,发挥民主议事中心作用。按照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的要求,完善了村级民主管理制度,认真推行村务公开制度,积极探索“村党组织实施决策组织权,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实施决策表决权,村民委员会实施决策执行权,村民代表实施决策监督权”为主要内容的村级组织决策机制,凡涉及本村经济发展规划、村级财务预决算、村内兴办公益事业和村民切身利益的大事,让老百姓自己说了算,实现村民的事村民知、村民议、村民定。
三是健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发挥文化传播中心作用。依托村级活动阵地,定期开展“三会一课”,加强党员学习教育。在全县124个村建立电教播放网点,建立县—乡—村—户“四级播放网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村民观看各类电教片。聘请县内外农技专家定期或不定期为村民讲解烤烟、蚕桑、畜牧、林果、药材等农村种植和养殖技术,力争使每个村民掌握1—2门实用技术。充分发挥乡土人才的积极作用,邀请专业大户交流致富经验,用身边的典型教育群众、感化群众、带动群众。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活动,普法宣传活动,提高广大村民的道德素质,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有条件的村逐步建立村级图书室,免费向村民开放借阅,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