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件名称 |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 公开目录: | 政府办文件 |
索引号 | 719776475-20200-2012-00395 | 公开形式: | 主动公开 |
公开责任部门 | 市政府办公室 | 成文日期: | 2012年06月26日 |
文号 | 安政办发〔2012〕79 号 | 公开日期: | 2012-06-29 16:17 |
有效性 | 有效 |
安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安康市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
市财政局制定的《安康市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0 一二年六月二十六日
安康市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实施方案
市财政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陕西省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和《陕西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预算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意见》,切实保障公民对财政预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有效促进依法理财、民主理财,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提高市级预算面向人大和面向社会公众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保障人民群众依法参加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促进部门财政收支行为的程序化、规范化、法制化。
二、基本原则
(一)合法合规。预算信息公开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积极稳妥。预算信息公开应当统筹规划,分步骤、分层次、分内容,不断推进预算信息的透明公开。
(三)清晰易懂。预算信息公开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并便于社会公众获取。向社会公开的部门预算范围、内容,原则上应与报送人大审查的部门预算范围和内容保持一致。
三、试点单位范围
2012 年我市有10 个单位纳入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范围:
市政府组成部门: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交通局、市司法局、市民政局、市商务局、市住建局、 市统计局、市体育局。
市直事业单位:市委党校。
2013 年要在2012 年试点的基础上在市级部门中全面推开。
四、公开内容
2012 年市级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内容包括部门预算说明、收支预算表两部分。
(一)部门预算说明
1、部门概况。包括部门主要职能、单位性质、机构设置、年度工作任务、经费管理方式、人员、资产、预算收支编制的依据
及测算说明等情况。
2、部门预算收支说明。
⑴收支预算总体情况。按照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房屋及设备出租收入、其他收入、上年结余收入等具体来源,说明各项收入口径,将相关数据与上年作以对比,分析增减原因;具体说明各项支出口径,将相关数据与上年作以对比,分析增减原因;说明结转下年使用的支出项目情况。
⑵财政预算拨款支出情况。按照支出功能分类的类、款、项级科目,区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说明财政预算拨款支出情况,将相关数据与上年作以对比,分析增减原因。
⑶机关支出情况。在部门预算说明中,要求市级部门说明预算收支数额情况,使社会公众清楚了解机关支出。
(二)收支预算表
1、收支预算总表。反映部门年度收支预算的总体情况,其中,收入项目的编制口径是:
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指市财政在部门预算中安排的公共预算拨款经费数。
⑵政府性基金收入:指纳入预算管理的政府性基金安排的财政拨款经费数。
⑶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指行政、事业单位开展专业业务活动及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含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学校教育类收费收入。
⑷房屋及设备出租收入:指办公用房、门面房、设备出租收入。
⑸其他收入:指行政事业单位取得的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⑹上年结余收入:指以前年度尚未列支、结转到本年仍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支出项目的编制口径是:
⑴基本支出:包括人员经费和日常公用经费支出,人员经费又分为工资福利支出、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人员经费要根据国家规定的工资福利政策标准,按机构编制主管部门核定的编制内人数测算填报;日常公用经费要根据机构正常运转和日常工作任务的合理需要,结合部门实际情况测算填报,日常公用经费实行定员定额管理的单位要在财政核定总额内分项填报。
--工资福利支出:指单位开支的在职职工和编制外长期聘用人员的各类劳动报酬,以及为上述人员缴纳的各项社会保险费等。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指用于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支出,如离退休费、生活补助、住房公积金等。
--日常公用经费:指单位在日常工作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如办公费、水电费、交通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不包括项目支出中购买商品和服务的支出。
⑵项目支出:指各部门为完成其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在基本支出预算之外编制的年度项目支出计划,包括基本建设、专项业务费、大型修缮、大型购置、大型会议等支出。
⑶结转下年:指以前年度预算安排、因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无法按原计划实施,需延迟到以后年度按原规定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
2、财政预算拨款支出表。对收支预算总表中的财政预算拨款支出进行反映,相关项目的编制口径是:
⑴科目编码及名称:由部门按照2012 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中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选择填报,并明细到款级科目。
⑵财政预算拨款支出合计数:仅指用当年财政预算拨款收入安排的支出,不包括用上年结转等其他收入来源安排的支出,并区分基本支出、项目支出反映。
⑶基本支出:除资金来源限定为当年财政预算拨款外,其他口径与收支预算总表中相同。
⑷项目支出:除资金来源限定为当年财政预算拨款外,其他口径与收支预算总表中相同。
五、预算公开流程
(一)市财政局完成市级部门预算数据的审核,汇总形成市本级财政预算草案。
(二)市财政局向市委、市政府汇报市级预算草案,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批,其中10 个预算公开单位的部门预算一并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审核。
(三)市财政局根据市人大常委会批准的市本级预算草案,以及对10 个部门预算的审核意见,进行修订后,批复各市级部门预算。
(四)市财政局批复部门预算后10 个工作日内,相关部门预算试点部门在本级政府门户网站或部门门户网站等公开载体上向社会公开各自部门预算。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试点单位要高度重视预算信息公开工作,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和部门预算公开的相关要求,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精心组织实施部门预算公开试点工作。要成立部门预算改革与公开领导小组,切实加强对预算编制与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所属预算单位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力度。要按照《保密法》的有关规定,完善预算信息公开保密审查机制,规范审查程序,落实审查责任。
(二)建立工作机制。各试点单位要以部门预算公开为契机,夯实各项基础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基础信息库,完善市级预算支出核定的标准体系,细化项目支出预算编制,加强部门结转结余资金管理,增强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完整性;严格预算执行管理,落实预算执行与预算安排挂钩机制,完善部门预算执行信息反馈制度,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改革,逐步建立绩效评价的激励约束机制,为预算公开奠定坚实基础。
(三)强化预算约束。各试点单位要将单位所有收支纳入部门预算,强化部门预算执行约束,真正办预算落到实处。要严格控制会议、出国、车辆和公务接待等一般性支出,切实保障重点支出和民生支出。
(四)认真撰写预算说明。各试点单位要精心准备,在注重预算数据编列科学性和可比性的基础上,要认真撰写部门预算说明文本。预算说明文本对本部门承担的职责职能要充分予以反映,对开支数额较大的支出要有相关说明,要确保群众看得懂、看得清,确保各项数据值得推敲,体现预算安排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正确应对社会舆论。各试点单位要密切跟踪部门预算公开的进展情况,积极研究预算公开中的新情况、新问题。要注意收集社会各界对预算信息公开的需求及反应,围绕部门预算公开后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采取多种形式积极解疑释惑,积极应对舆论,为顺利推进市级部门预算公开工作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pdf原件:安政办发〔2012〕79 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