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 政府信息公开 > 正文内容
    文件名称 鲁琦副市长在全市胡蜂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公开目录: 安政通报
    索引号 719776475-20400-2013-0249 公开形式: 主动公开
    公开责任部门 市政府办公室 成文日期: 2013年09月27日
    文号 安政通报第五十四次 公开日期: 2013-09-28 09:47
    有效性 有效

    鲁琦副市长在全市胡蜂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上的讲话

      近期,我市农村一些地方连续发生胡蜂蜇人伤亡事故,严重威胁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了认真做好胡蜂防治工作,市政府决定召开这次全市胡蜂防治工作紧急视频会议。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我市胡蜂防治工作高度重视,专门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要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胡蜂防治工作,最大限度避免伤人事件的发生。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党委、政府主要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认真分析胡蜂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部署全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胡蜂防治工作,坚决杜绝胡蜂伤人事件再次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不受伤害,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提高认识,深刻把握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
      胡蜂又名黄蜂,具有体大、身长、毒性强的特点,胡蜂房有祛风、杀虫、解毒的功效,有很好的食用、药用价值,一个蜂巢可控制5000 亩森林免遭害虫危害,同时人被蜇后会出现过敏反应和毒性反应,严重者导致死亡,其蜂巢被老百姓称为“葫芦包”。胡蜂在每年的5 一10 月份活动频繁,12 月底进入冬眠,蜂巢常筑在林内树叉上或土穴中,有时筑在野外庄稼地里或村民的窗前檐下。近年来,这种毒蜂常在村民聚集区的大树、林果树、电杆等处筑巢,当村民采摘果实、收割庄稼或其他行为干扰它时,胡蜂就会伤人,如不及时救治,后果十分严重。胡蜂袭人虽是一个自然和历史问题,但今年7 月以来,我市一些村庄频繁发生胡蜂蛰人事件,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共接诊胡蜂蜇伤患者583 人,治愈494 人,正在治疗70 人,死亡19人,胡蜂蛰人给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胡蜂蛰人事件发生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全力防治,全市消防部门今年7 月以来已累计出警3000 余人次,摘除“葫芦包”300 余个;市卫生局确定市中心医院、市中医院、市人民医院为全市胡蜂蜇伤患者集中救治单位,全力开展救治工作,并积极向省上申报胡蜂蜇人救治科研项目;市林业、农业、科技等部门也发挥各自职责,积极开展胡蜂防治工作。9 月26 日下午,
      市政府召开了由市级相关部门参加的胡蜂防治工作紧急会议,印发了《关于切实做好胡蜂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夯实工作责任。9 月26 日晚上,市长徐启方、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周玉峰和市政府分管副市长又组织市级相关部门和汉滨区政府负责同志召开了专题办公会议,对胡蜂防治工作进行了再安排、再部署,进一步提出了防治措施和要求。
      我市虽然在胡蜂防治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当前还存在着许多突出问题。这些问题有客观上的,也有主观上的。客观上有:一是今年天干少雨,气温燥热,胡蜂活动频繁,进入秋季更是胡蜂繁殖的高峰期,极易发生蜇人事件;二是胡蜂多活动于山区,村民有意无意、人为干扰,对颜色鲜艳、人的汗味、酒味、带有甜味、香味或特殊气味的物品、对奔跑活动人或动物极其敏感;三是近年来生态环境的改善,农村植被茂盛,利于胡蜂生长繁殖;四是我市农村山大人稀,交通不便,被胡蜂蜇伤的群众在第一时间得不到救治,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也是一些伤者死亡的重要因素。主观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宣传工作不到位,部分县区和部门信息反馈滞后等问题。防治工作正是因为存在上述客观和主观上的问题,使得我市胡蜂防治工作面临着严峻的形势,我们必须以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部署,扎实工作,最大限度的防止胡蜂伤人事件再次发生。
      二、多措并举,大打一场胡蜂防治工作攻坚战
      胡蜂防治工作量大面广,也面临不少问题和困难,仅靠单一的工作部门很难完成,必须要部门联动、合力攻坚,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合力打赢打好这场攻坚战役,以实际行动向人民群众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一要加大防治宣传力度。各县区及市林业、卫生、科技、农业等部门要组织编写胡蜂伤人防治宣传提纲、防治小册子,通过报纸、广播、电视、墙报等多种形式普及预防方法和应急处置常识,使广大群众了解胡蜂的生活习性、危害性,增强预防和应急救援处置意识。鼓励群众发现蜂巢及时报告,不要主动摘除,避免遭受袭击,并在胡蜂主要分布地方公开求助电话号码。各级教育、旅游部门要深入学校、景区景点向广大师生和游客介绍胡蜂生活习性、伤人特点、危害后果、预防知识、紧急救治方法和求助方式,提高师生和游客的防范意识。
      二要积极开展应急预防。各县区要组织开展拉网式的普查,摸清伤人胡蜂的种类和分布,制定《伤人胡蜂处置应急预案》印发实施;及时将胡蜂蜂巢分布、数量、伤人事件等情况上报市胡蜂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各级林业部门要建立胡蜂监测预警系统,与公安、卫生、农业、科技、消防、武警等部门建立信息联系制度,加强预测预报及信息沟通,准确提供胡蜂发生情况,在危害严重的地方要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设置警示标识,使群众提前预防,以免遭受伤害;各县区要对本辖区胡蜂的种类、发生规律、胡蜂预防、趋避方法、治理技术进行研究,为群众提供行之有效的预防、处置方法。市公安消防部门要对公安消防人员进行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使他们了解胡蜂的习性、灭杀和安全防护知识,掌握有效的灭蜂技术,使用安全、轻便的灭蜂专用防护设备,保障人员安全和灭蜂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要迅速组织力量灭杀。各县区及市级相关部门要迅速组织专业和业余力量对胡蜂巢进行灭杀。由林业部门牵头,公安、消防、武警、林业、农业、卫生、科技等部门组建防治灭杀专业队,配备必要的防护服装、摘巢、灭虫、攀高等基本设备,随时待命,保持24 小时信息畅通,在接到胡蜂蜇人蜇畜事故信息后,要克服时间、地点、气候等条件限制,确保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做好灭杀、救援、救治工作;各县区镇村要迅速组建业余的灭杀队,经过培训并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全力开展对人群聚集地的灭杀工作。特别要对公路沿线、集镇村庄周围、学校附近、景区景点等人口密集和胡蜂伤人高发地区、重点地段,要集中力量,全部灭杀;对人力无法灭杀的死角,要设立警示标识,严禁人员入内,确保不再发生意外。
      四要全力开展救治工作。人被胡蜂蛰伤可能引发肾脏、肝脏、心脏等器官的损伤,严重者将危及生命。各级卫生医疗单位要高度重视胡蜂伤人的救治工作,成立救治工作小组和专家组,主动深入镇村开展救治工作;对接到的救治报告,迅速派出得力救护人员、专家赶赴现场参与应急救援;对已住院治疗的伤者,要开辟绿色通道,不惜代价、不讲条件全力治疗,最大限度杜绝因胡蜂蛰伤致死事件发生。同时要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医务人员防治业务培训,配齐治疗急救药物,确保伤者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有效治疗,确保不再发生新的死亡事故。
      五要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各级宣传、新闻单位要及时介入,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新闻媒介,全方位做好胡蜂防治意义、防治方法、防治手段、防治成果的宣传,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科学的预防和防治观念,防止引起群众恐慌,引导相关媒体做好正面的、积极向上的宣传报道,为防治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各县区及各相关部门都要明确专门领导、专门人员负责与相关媒体搞好衔接,灵通信息,客观反映情况,正确引导媒体宣传导向。
      三、狠抓落实,确保防治任务全面完成
      胡蜂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防治工作来不得半点马虎大意,必须要强化组织保障,采取果断措施,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防治任务全面完成。
      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全市胡蜂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市政府成立市胡蜂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政府一名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林业、农业、卫生、宣传、公安、科技、教育、财政、民政、消防、武警、应急办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指导全市胡蜂防治工作。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林业局,办公室分综合协调、胡蜂灭杀、医疗救治、宣传等4 个工作组。各县区、各乡镇及相关职能部门都要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充分发挥协调职能,安排部署防治工作,筹集防治经费,组织药械及防护用品,检查督促防治实施情况及解决防治工作中的问题,切实做好胡蜂防治工作。
      二要加大防治经费投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筹措防治经费,在资金、车辆、物资上做好保障。市财政安排20 万元胡蜂防治专项资金,各县区财政也要拿出一部分资金,确保防治工作正常开展。
      三要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在目前胡蜂伤人频发期内,市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建立日报告制度,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要每天下午6时前报告本辖区新增蜇伤人数、出入院救治、新增死亡人数等防治工作情况,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防治工作中,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认真总结,树立典型,推广经验,举一反三,汲取教训,改进方法。要创新思路,改进方式,完善防治预警预案,不断健全完善胡蜂防治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防治工作常态化开展。
      四要强化工作责任追究。各县区要切实负起胡蜂防治主体责任,市直职能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职能作用,都要及时向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告工作进展情况。市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要立即组织督查组深入各县区、各相关部门督查检查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对工作组织不力,失职、渎职或防治责任不落实,造成严重后果的,除通报批评外,还要根据情节追究有关部门和人员的责任。
      同志们,当前全市胡蜂防治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起”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去认识和把握肩负的重要使命,扎实工作,攻克难关,全力以赴做好全市胡蜂防治各项工作,努力为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创造一个安全、和谐、舒适的生产生活和工作环境!

      公文PDF原件:安政通报第五十四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上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温馨提示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安康市人民政府网站

    是否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