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茧收购开磅时节,在紫阳各大蚕区,无论是收购点,还是烘茧站,到处都是排队售茧的农民和山码大堆的蚕茧。据了解,该县今年共发放秋蚕种2万张,产茧570吨,实现产值1500万元,蚕农直接增收442万元。全县秋茧交售均价27.6元每公斤,高出省市指导价。价格好,赶快搞,与秋茧丰收交相辉映的是该县“东桑西移”的发展战鼓。建设8个基地乡镇,发展5000养蚕大户,各地建设热潮一拨拨涌起。
今年,省上共给我市两个“东桑西移”基地县建设项目,紫阳有幸占其一。为切实做好项目落地工作,该县坚持提早发动、提早部署、提早实施,抢抓机遇促进蚕桑产业爬坡奋起,重振雄风。早在年初,该县就组织召开了各乡镇一把手、林业站长、茧站负责人、蚕桑专业村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项目建设动员大会,下发了《紫阳县“东桑西移”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会后,还发放了5万封致广大蚕农的公开信,开办了电视宣传专栏,多渠道的宣传动员为项目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在认真研究基地项目建设标准的基础上,该县结合实际,制定了《关于大力实施蚕桑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出台了扶持蚕桑产业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从今年起,该县将每年筹集20万元专项资金,奖励在蚕桑产业发展中做出优异成绩的单位和个人。县蚕桑产业龙头企业按鲜茧收购总量的0.20元/公斤标准提取蚕桑产业发展基金,全年约30万元,重点扶持乡镇、村两级蚕桑产业协会和县、乡镇蚕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以调动县、乡、村发展蚕桑产业的积极性。允许外迁户、绝户和农民无力耕种的土地依法有偿流转用于发展新桑园,允许租赁桑园养蚕。同时对批准新建蚕室和小蚕共育户实施简化办事手续,减免土地占用费和育林基金的“一简化两减免”政策。大力扶持推广方格簇和省力化蚕台,县蚕桑产业龙头企业对每片方格簇补贴0.7元,目前全县已推广方格簇150万片,省力化蚕台260套,发放技术要点宣传资料5000份,光蝶200张。为实施强村大户战略,龙头企业公开向全县蚕桑强村大户承诺了奖补政策,发放了《承诺书》,对建有2亩以上丰产密植桑园、年养蚕3张以上、交售鲜茧90公斤以上的蚕农免费配备修枝剪、干湿温度计、蚕药,方格簇半价优惠,对方格簇蚕茧加价2元/公斤收购;对年养蚕5张、交售鲜茧150公斤以上的,对交售的鲜茧进行二次反利,按1元/公斤进行奖补;对年养蚕10张、交售鲜茧300公斤以上按2元/公斤进行奖补。此外,该县还将村级道路硬化、沼气池建设、防氟炉改造、退耕还林等项目优先向“东桑西移”项目村倾斜。
为切实加强领导,该县成立了“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各乡镇也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专门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将“东桑西移”四项任务分解落实到各乡镇。制定了专项考核办法,对各阶段重点工作任务和验收标准做了具体规定,以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同时,县委、县政府还成立了“东桑西移”工程项目实施督导组,巡回督促项目实施乡镇,确保各项建设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基地建设方面,该县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连片种植,规模发展”的思路和培育强村大户、主攻规模经营的要求,狠抓丰产密植桑园建设。在搞好项目乡镇调查的基础上,按照集中连片、培植大户的要求,将桑园建设规划到了农户和山头地块。止9月底,全县已落实桑园到户面积11000亩。为使广大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县上主要领导亲自抓点示范,带动发展。县委书记包抓的洞河镇马家庄千亩示范园和县长包抓的双安乡闹河村千亩示范园已初具规模。以此为样,分管副书记和副县长也各包抓了500亩示范园,县级部门和乡镇一把手各包抓了100亩示范园,干部田里做示范,群众甩开膀子干,全县蚕桑产业发展高潮迭起。
经营体制方面进一步理顺,针对县银羽公司和县缫丝厂资不抵债、运行艰难的现状,该县果断对其进行了依法破产改制,组建了康洪茧丝有限公司,培育了新的蚕桑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增强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通过改制建立了收购、生产、销售三位一体的关系。县政府将全县鲜茧收购经营权统一授权康洪茧丝有限公司独家经营,使龙头企业吃了定心丸,在这次“东桑西移”项目建设中,康洪公司既舍得投资,也敢于投资。建立了“公司+协会+农户”的蚕桑产业运作机制。公司与农户结为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关系,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组建了乡镇蚕桑产业协会和村蚕桑产业协会,以此作为连接农户和龙头企业的桥梁,将龙头企业、服务机构、农户三者紧密连接起来,通过龙头企业和协会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来保障蚕桑产业有序发展。县上统一制定了《紫阳县蚕桑产业协会章程》和《会员证》。通过构建紧密的经济利益关系,有效解决了龙头企业鲜茧收购难、政府发种难、农民扶持难的诸多难题。
产业发展投入保障是关键,为此该县努力通过几年一点的办法予以解决。全县“东桑西移”工程项目总投资905万元,除国家补助170万元以外,企业自筹185万元,用于种苗和方格簇补助;政府从林业、农办、水利等部门筹集125万元,用于种苗补助,扶贫贴息贷款400万元,用于新建小蚕共育室和蚕室,农民自筹25万元。目前,这些资金都已基本筹集到位,划转帐户。为确保各项投资任务完成,县上已悬偿10万元奖励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