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支均保持平稳增势。据市局最新调查资料显示:前三季度,我市农户期内现金收入人均达151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147元,增长10.81%;期内现金支出人均1513元,比上年同期增加82元,增长5.7%,形成了现金收支稳步增长的良好局面。
一、农民现金收入方面:
(一)现金收入增加的主体仍是工资性收入,特别是打工收入的持续增长,是我市农村经济稳步增长的基石。前三季度人均工资性收入797元,占现金总收入的比重为52.75%,比上年同期增加74元,增长10.3%,其增长对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为50%。其中,本地务工收入人均25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45%;外出务工收入人均48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03%,均保持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二)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的增长仍然靠二、三产业的拉动。1—9月份人均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522元,占现金总收入的34.55%,比上年同期增加了35元,增长7.1%。其中,第一产业人均收入375元,基本与上年持平。从其内部构成看,种植业为180元,增7.16%;林业为18元,降15.08%;牧业为170元,降6.18%。相反,第二、三产业现金收入达147元,增长23.13%,增势强劲,拉动了家庭经营性现金收入的增长。
(三)财产性收入增幅较大。前三季度,由于襄渝复线等重点建设项目的土地征用,农民得到的土地征用补偿拉动财产性现金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了34.87%。
(四)转移性收入有较大增长。转移性收入人均达17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82%,主要来源于退耕还林还草补贴和城市亲友的赠送。
二、农民现金支出方面:
(一)生产费用支出呈下降趋势。前三季度,我市农民生产经营性费用由去年同期的264元降至248元,下降了6.01%。其中,家庭经营费用支出230元,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23%。在家庭经营费用支出中,第一产业费用支出由上年的200元降为184元,减少了7.92%;第二、三产业费用支出由38元增至46元,增加了21.05%。分析原因主要为:①第一产业方面:由于今年气候不利于生产,且农产品价格低迷,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除林业外,种植业、牧业、渔业投资均在减少。尤其是今年牧产品价格持续走低,对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带来一定挫伤,牧业生产投入降幅较大。②第二、三产业方面:主要是由于今年农业生产条件相对较差,农户投资转型,增加了第二、三产业的投入。
(二)生活消费支出稳步提高。农民生活消费水平随着收入水平同步增长,各项消费支出在上年增长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增长势态。前三季度,我市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098元,同比增加了87元,增长8.63%,主要支出呈现出“五升一降”的特点。其中:食品消费支出增长6.47%;衣着支出增长12.97%;居住支出增长16.82%;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3.8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18.57%;文化教育娱乐支出107元,同比下降1.81%,主要是由于国家“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农村学生学杂费支出大幅减少,比去年同期下降了22.55%。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