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部门动态 > 正文内容

    市发改委扎实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

    作者:傅利胜 时间:2006-10-25 07:57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9月27日,市发改委召开了2006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会议,市发改委主任胡凯庆同志主持会议并作了重要讲话,各试点县发展计划局长和业务负责人员参加会议。会议通报了我市2004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作验收以及2005年试点项目进展情况,重点安排了2006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的启动工作,同时部署了2007年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试点项目建议计划编制的前期准备工作。
    2004年,省上批准我市汉滨、宁陕、岚皋、旬阳、汉阴5县区为以工代赈易地扶贫搬迁(生态移民)试点县,工程计划总投资5883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2900万元,计划搬迁1839户7236人。目前,除汉阴外,其余4县(区)已竣工验收。
    2005年,省上确定我市汉滨、汉阴、石泉、宁陕、紫阳、岚皋、旬阳和白河8县(区)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县,工程计划总投资672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4000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2729万元,计划搬迁贫困人口2321户9689人。截止8月底,累计完成工程处总投资7800万元,完成计划的115.9%,群众建房已竣工1300户,在建970户,完成总户数的98%,入住率达60%以上,基础设施项目已完成80%以上工程量。
    2004、2005年两年的易地搬迁试点工程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机构健全、责任明确、精心组织、狠抓管理、勇于创新,优惠政策得到落实,工程质量良好,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得到了省上的赞扬和肯定,为1.7万人脱贫致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基础。
    2006年,省上安排我市9县区(除石泉外)为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县区,计划搬迁贫困人口1859户7524人,总投资5699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3400万元,市县配套及群众自筹2299万元。针对2004、2005年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住房建设标准高、工程建设进度不平衡、脱贫致富方案不落实等突出问题,胡凯庆主任提出了几点工作要求:易地扶贫搬迁是新阶段我市扶贫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此项工作就是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同时,这项工作政策性强、牵扯面广,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为此,各试点县区计划部门要在县区人民政府领导下,严格按照《省发改委实施意见》精神的要求,进一步明确责任,夯实任务,认真组织实施。一是准确选择搬迁对象,做到有土安置,把党的温暖真正送到贫困户家中;二是严格控制建房面积和标准,切实减轻群众负担,凡是建房面积超过10平方米以上的搬迁户其建房补助款全额扣除;三是因地制宜制定扶贫致富方案,确保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四是积极探索特困户搬迁的路子,探索符合安康山区特色的搬迁开发之路;五是加强资金管理,确保资金使用安全;六是加快工程进度,确保次年10月底前完成年度任务;七是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进行,各县(区)政府应在工作经费、人员配备和工作条件改善等方面给予关心和支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