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造大产业,以发展促和谐。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建立健全蚕桑技术服务体系,建设高产桑园和优质茧生产基地,力争五年内全县建成30个新农村示范村,桑园面积达到10万亩。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发展,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烤烟、水产养殖等其他产业,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努力形成以蚕桑为主导、多业并举的农村经济。深度开发茧丝绸工业产品,积极发展建筑建材、医药化工、水电能源、矿产开发等工业,提高工业经济质量和效益,实现工业产值翻一番目标。整合旅游资源,着力打造“两湖一峡、一山一洞”品牌,策划精品旅游线路,全面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积极扶持发展物流运输、房地产业、电子商务、商贸、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加强县、乡、村商业网点建设,繁荣城乡商贸流通,不断增强第三产业的综合服务功能和产业比重。
二是改善大环境,以环境促和谐。全力以赴争取十天高速公路尽快开工建设,加快乡、村道路改造建设步伐,实现乡乡通油路、村道硬化率达80%以上目标,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体、汉江库区航运为补充的完备水陆交通网。深化城镇建设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扩大市场融资,大力实施县城东延西扩,高标准建成滨江大道、北辰森林公园、红花大道片区和杨家坝城市田园,积极推进老城改造明清一条街建设,完善公共配套设施,加快城市化进程和集镇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生产要素向城镇流动。全力实施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及天然林保护工程,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转变政府职能,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努力在全县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宽松优越的政策环境、规范有序的法制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三是发展大事业,以公平促和谐。着力实施科教兴石和人才强县战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整合集成科技资源,突出企业主体地位,集中力量突破以产业领域为重点的科技创新,不断提高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切实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逐步普及高中教育,着力抓好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不断提升教育质量;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城镇扶贫帮困工作,全力做好“两个确保”,认真落实“三条保障线”,积极推进社会保障和服务社会化;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乡卫生服务和医疗保健体系,健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和预警系统;继续实施计划生育目标管理,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优质服务水平,实现人口与物质再生产的协调发展。同时,积极发展文化群体活动,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建设,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四是维护大稳定,以稳定促和谐。扎实推进“平安石泉”创建工作,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持久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持不懈地与“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作斗争,大力实施“天网工程”,积极构建城乡结合、打防控一体化的治安防范网络,真正让老百姓生产放心、生活舒心。切实做好信访工作,建立信访信息网络系统,全方位构建群众工作网络平台,综合运用教育与疏导、民主与法治的手段,最大限度化解不稳定因素和社会矛盾。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夯实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全县大局稳定和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