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清风送爽,金菊飘香。11月2日,来自国家环保总局,陕西省委、省政府有关部门,安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以及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领导、专家300余人汇聚在旬阳县宣传文化活动中心,参加人民日报社科教文部和旬阳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汉江(旬阳)生态论坛。
旬阳县地处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涵养区和保护区,境内汉水流长84公里,占丹江口以上水源段流长的9.2%。搞好旬阳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对于南水北调工程向北京及沿途各省市输送洁净优质的生活生产用水,具有重要意义。汉江(旬阳)生态论坛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汉江水质安全为主题,邀请中央及省市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和新闻媒体,共同探讨旬阳生态经济现状及发展趋势,共享生态经济研究成果和经验,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论坛开幕式由旬阳县政府代县长邹俊杰主持,县委书记马赟致欢迎词。马赟说,旬阳目前正处于加速由工业化初期向工业化中期迈进、由传统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型期,开发强度将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全县必须按照生态文明发展方向,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社会和谐、人民富裕、生态良好发展目标。举办汉江生态论坛,将为加强河源地带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旬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更加科学的观念和更加理性的思维。
论坛期间,市委书记黄纬、省文明办副主任沈卡利、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王德辉、人民日报社副总编梁衡分别发表了重要讲话,对举办汉江(旬阳)生态论坛给予了充分肯定。市委书记黄纬强调说,汉江生态论坛专题研讨加强生态环境和保护汉江水质安全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即是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和全省第八届环境保护大会的具体行动,也是对安康可持续发展的极大关注和支持,必须把生态保护作为兴安富民的战略来抓,必须努力推进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变,必须建立健全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机制。
论坛期间,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博士王俊介绍《旬阳县生态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省环保局自然生态处处长张淑芳宣读了规划评审意见。论坛发言由人民日报社科教文部主任贾西平主持,国家环保总局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博士俞海,省环保局巡视员、西北大学教授冉新权,西安交大环境科学系博士刘萍萍,长安大学教授、地质工程系主任赵发锁,陕西师范大学教授师谦友、省城乡规划院总工程师李肇娥,西北农林科教大学水利与建设工程学院水利水电工程系副主任张耀哲,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系教授王伯铎,省环保局助理巡视员连锋期间,分别站在经济全局发展的高度,运用科学辨正的思维方法和经济学、社会学、生态学等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层面,大视野高水准地为旬阳生态立县把脉导航,发表了自己的真知灼见,提出了具有指导性和针对性的意见建议。
论坛闭幕前夕,西北大学环境科学研究中心教授马乃喜宣读了专家组意见,旬阳县委书记马赟宣读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聘请专家组建旬阳生态县建设科技顾问组的决定》。与此同时,还发起了汉江(旬阳)生态论坛宣言。
汉江(旬阳)生态论坛会场
主席台就座的领导
人民日报副总编梁衡讲话
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司副司长王德辉讲话
省文明办副主任沈卡利讲话
市委书记黄玮讲话
与会的领导和企业代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