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实典雅的徽式民居、四通八达的水泥路面、一村一品的产业模式、红红火火的民营企业…...。一幅陕南安康新农村建设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在这勃勃生机的壮美画卷上,安康市农村信用社也浓墨重彩的书写着他们的情怀。据悉,该社截至10月底,农户贷款累放268673万元、农业经济组织贷款累放16323万元、农村工商业贷款累放38419万元,分别较同期多投放37994万元、1918万元、23814万元。
一是把小额信用贷款打造成支持新农村建设的“精品工程”。年初,针对当地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该市信用社在对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再次提高了小额贷款授信额度,农户小额贷款授信增幅额为2000—10000元,农户小额信贷授信总额达到30亿元,农户小额贷款面达85%以上。同时,确立了“四个面向”(面向“三农”、面向城市社区、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城镇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经营思路,将小额信贷由农村拓展移植到城镇、社区。今年,该社对全市已颁发贷款证的19790户个体工商户再次提高授信额度,优秀户贷款额度由原来的10万元提高到15—20万元,授信总额达到15亿元,并且简化手续,随用随贷。其次是大力组织实施信贷支农“四百工程”。即每个信用社支持100户种植、养殖专业大户,100户劳务输出经济大户,100户新村建设重点户,100户扶贫帮困户。要求各社建立帮扶档案、落实帮扶责任,并将帮扶效果纳入岗位目标考核。二是围绕农户增收,拓宽了信贷投向。该社由传统支持初级农产品为主向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经营拓展;把支持农民收入来源由单纯种养业获取收入向务工及劳务输出等多元化获取收入拓展,以资金投向渐次转变农业增长方式,逐步提升农业产业层次和整体水平。三是积极开办助学贷款。为让更多的贫困家庭学子能顺利的外出接受各种专业知识学习和培训。元至十月,该社已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21万元。四是建立“创业贷款”制度。针对农村进城务工、经商和城乡个体经营户,该社组织信贷人员主动上门了解情况,并积极开展了 “打工路费贷款”、“打工创业贷款”等金融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此类贷款45123万元。五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提升了金融服务手段。今年该市信用社实现了客户异地办理资金汇兑实时到帐,开通了全省信用社网点的通存通兑业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