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勇立潮头擎大旗——白河县弘扬“三苦”精神实现突破发展走笔

    作者:柯昌斌 王海波 时间:2006-11-14 08:39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今年以来,白河县干部群众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高扬“三苦”精神旗帜,围绕经济建设求突破、社会建设创和谐、作风建设上台阶、党的建设再加强的总体目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白河在突破发展的道路上坚定前行。

    经济建设求突破

    新时期如何使“三苦”精神旗帜永不褪色,更加鲜艳夺目?白河县委、县政府提出:大力弘扬“三苦”精神,围绕“富民、减贫、生态、和谐”目标,实施“五大集中、五大突破”发展战略。
    集中优势,突破发展绿色产业。该县做出了突破发展蚕桑和畜牧产业《两个实施意见》,全年发蚕种4.2万张,预计产鲜茧138万斤,实现经济产值近1800万元。借助“东桑西移”机遇,提出了到2010年发种量、蚕茧产量、养蚕收入三个翻一番的目标。今年预计整地建园17000亩,目前,已完成桑园建设整地10700亩。畜牧业每年投放信贷支农贷款1000万元,培育畜牧强乡镇3个、养殖大村33个、养殖大户500余户。种植大茬地膜烟1.3万亩,预计产烟叶230万斤,产值900多万元。
    集中资金,突破项目建设。把今年确定为“项目建设年”,确定17名县级领导包抓涉及改革发展的29个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作。全面启动68个重点项目,截止9月份,竣工18个,累计完成投资3亿元,占市下达任务3.5亿元的85.7%,位居全市前列。编制项目建议书及可研文本72个,占年计划的138%。
    集中资源,突破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坚持抓大品种,办大企业,引进企业开发建设白河电站,建好年产200吨生丝的缫丝厂,实现工农焊接。围绕加工、矿产、建材、化工支柱,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产值过千万、税收过百万的企业增加到15家以上。
    今年前三季度,全县GDP预计完成60547万元,同比增长11.6%,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3693万元,同比增长24.82%。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31679万元,同比增长36.6%,其中工规模以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0449万元,同比增长53.43%。

    社会建设创和谐

    集中力量,把突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在具体工作实践中,着重考虑科学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按照“前山抓新村建设、中山抓扶贫开发、后山抓基础设施”的思路,集中捆绑多项资金,在巩固续建25个扶贫重点村的基础上,新启动9个新农村试点村建设,扶贫搬迁650人,生态移民1111人。带领农民谋发展,建设殷实农户,实施“一改三建”,打造具有白河特色的“巴山民居”。
    中厂镇新厂村以培育产业、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落实密植桑园建设500亩,群众人均集资60元,投劳4000个,新建便民桥3个,完成3.2公里的水泥路底层铺设。启动以白墙灰瓦格子窗为主要特点的“巴山民居”工程,改建106户,完成66户;新建31户,完成11户。西营镇蔓营村以绿在村庄、美在院落为目标,带领群众义务清除杂物、整修公路、修复水渠1300米,灌溉良田150亩,修建河堤2500米,堤内兴产业,两岸建家园,积极发展百亩莲菜园,打造”荷塘月色”农家乐,水在村中流,村在园中建,成为“蔓营寨下新农庄”。同时,提高了村组卫生室、文化室、广播室的服务功能。
    集中人力,突破建设教育强县。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投入1118.2万元,启动了2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14所。9月份从本县大中专毕业生中招考了30名教师,从外地本科以上人才中招聘了62名教师,充实了教师队伍。今年高考上省线达435人,连续九年保持全市第三位次。
    该县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作为关注弱势群体,构建和谐的重要工作,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引导全县15.16万人参加合疗,参合率达88%,有5039人享受了合疗补助,补助231.65万元,真正实现了农民看病,政府买单。
    同时,狠抓计划生育工作,深入推进“平安白河”建设,广泛开展乡镇、单位、社区、校园、企业、道路的平安创建工作,建立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确保社会平安和谐。

    作风建设上台阶

    该县把“三苦”精神作为干部作风建设的灵魂,决定用干部作风的大转变推动经济社会的大发展,在全县开展弘扬“三苦”精神,狠抓干部作风建设活动。重点是下茬解决各级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学习作风、生活作风五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针对干部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做出了严禁干部参与赌博、严禁领导干部驾车、严禁大吃大喝、严禁大操大办“四条禁令”。县干部作风督查组和公安机关,带上电视台的记者,联合行动,抓典型曝光。
    把开展“百个单位包百村,百名干部下基层,进村入户办实事”活动作为转变机关干部作风的有效载体,努力促进干部作风转变。县上四大家领导多次下到联系点上搞调研,为村民们办实事。县委统一部署开展“十百千万惠民工程”,向基层派驻122名工作队员,落实100单位包抓100个村,培育100户产业大户,带动1000人脱贫致富。全县共组织干部2000多人次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召开座谈会700多场次,访谈群众11多万人次,征求意见300多条,为农民解决各类实际问题300多个,受到农民群众的欢迎。

    党的建设再加强

    该县坚持“第一工程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借助县乡换届契机,坚持用好的作风,选作风好的人,严格干部考察选拔程序,实行全委会无记名投票表决,全面平稳完成了15个乡镇的换届工作,一大批想干事、能干事、有能力、作风实、靠得住的年轻干部走了领导岗位。
    同时,县委提出要以能力建设为重点,以班子建设为核心,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努力把乡镇党委建设成为履行党建工作职能强、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强,班子团结协作意识强,作风正派服务群众意识强,引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强的“五强”型党委,使基层工作焕发了一片生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