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坚持全力推进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积极引导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向规模化、区域化、外向化发展,为绿色产业富白河增添了实实在在的内容。截止今年前三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较去年同期相比增加195.45元。
白河县生物资源丰富,有“天然的基因库”之称,发展绿色产业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黄姜、烤烟、蚕桑、林果、畜牧是该县五大绿色产业。通过几年的发展,初步建立起了独具白河特色的农业体系。
该县对绿色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区域布局,政策扶持。县上下发了关于突破发展蚕桑产业、畜牧产业的“两个实施意见”,制定了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并从政策、资金上进行扶持。每年从财政拿出180万元作为绿色产业发展资金,协调信用联社每年向基层蚕桑、畜牧产业投放1000多万元贷款。
加强科技培训,为产业崛起提速。大力实施“1115”科技入户工程,即:每一个村派驻一名科技特派员,每一个农户家庭培训一名劳动力,全县重点推广10大农业实用技术,建成500个科技示范户。县上组建了由10名受到省市县表彰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15位农、林、水、部门的专业技术干部组成的绿色产业技术报告团,巡回全县15个乡镇的50多个产业大村和9个新农村试点村,开展产业技术培训,把科学技术送进千家万户,送到田间地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围绕烤烟、蚕桑、林果、畜牧、蔬菜等农村主导产业,累计开展各类农业技术培训320余场次,受训群众达11万余人,全县受教育群众达到60%以上。
用“龙头”带动基地,实现工农焊接。把组建“龙头”企业作为发展绿色产业的关键性环节,促进县内8家黄姜企业扩能技改,增上污水处理环保设备,面对皂素等黄姜产品价格逐步回升上扬的势头,适时组织生产。通过招商引资,新建年产生丝200吨的缫丝厂1个。坚持对外开展技术合作,制定出台优惠政策,在着力提升目前已有年产木瓜酒300吨逸酒酒厂的基础上,全方位招商引资,兴企办厂,开发木瓜,使木瓜正式进入产业化的良性发展轨道。
同时,突出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工作,围绕绿色产业建设,依托农村经济能人大户、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和基层供销社,成功组建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6家,入社社员2000余人,在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之间建立起“市场+专业合作社+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有效降低了产业市场风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