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镇坪 > 正文内容

    镇坪加大力度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

    作者:杜波儿 李建 时间:2016-02-22 08:46 来源:镇坪县 字号: 打印

      近年来镇坪县发挥生产药材得天独厚的优势,从资金、人力、物力上加大对传统药材良种繁育和推广,2015年全县外销药材1100吨,收入达550万元。

      镇坪县素有“巴山药乡、天然药库”的美誉,野生药材多达480余种,地道中药材以麝香、金釵、黄连、玄参、天麻、葛根、杜仲等为主。林麝人工训化、活体取香在全国具有领先水平。为发挥中药材资源优势,扩大原料药的生产规模,镇坪立足药材资源优势,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中药材生产建设,提升药材产业化水平,提高中药材资源利用水平和开发效益,形成药材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成立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县长任副组长,县扶贫、农业、水利、农行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中药材产业发展工作组,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推进中药材产业工作。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发展指标考核体系,并将考核结果纳入政府现代农业发展考核体系。各镇成立相应组织,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考核,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明确工作任务,定期监测和分析,及时解决实施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继续推行县、镇、村三级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扶贫责任制,定目标、定任务、定脱贫指标。

          强化政策激励,建立促进稳定发展的长效机制。借助国家和省、地相关的产业扶持政策,加大项目争取力度,积极争取项目资金支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不断加大中药产业投入力度。同时,进一步加大县级财政投入。积极争取金融机构为中药产业提供多形式多渠道的资金支持。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增强支农服务能力,解决农户小额贷款,发展中药材产业。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工商资本、外来资本和其它社会资本,逐步建立以业主投入为主体,政府投入为支持,社会民间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打造各类生产要素集聚平台,形成广泛参与、共同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新格局。

          加强信息服务体系建设。通过搭建信息服务平台,建立完善镇坪中药材网站,使信息网络覆盖到乡村,延伸到乡镇农业服务站、部分龙头企业、专业协会组织和产业大户,形成县、乡、村、户四级信息服务网络。加快农情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信息收集、分析处理和发布制度,提高信息采编质量。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为农民做好市场信息、气象信息、科技信息、政策信息服务,突出解决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信息不畅问题,指导农民生产与销售,实现产前、产中、产后配套服务。引导农民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农业结构调整的盲目性和趋同性,把中药材从地头、田头、农民的手中搬进生产车间,输送到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农业整体质量和效益。
          推广良种繁育。县农业科研部门从新技术推广、新品种引进、技术培训等方面入手,积极推广以党参、黄连、玄参等12种中药材GAP规范化种植技术,开展野生药材的人工驯化、组培繁育。全县引进新品种、原种繁育和建立中药材良种基地100亩,生产脱毒玄参瓶苗5000株,建立良种种苗基地1165亩,使黄精、葛根等野生品种驯化获得成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屈孝旭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