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一次党代会以来,安康水利建设共争取各项投入36.78亿元,其中招商引资20.1亿元,争取中省及地方预算内投入6.1亿元,群众自筹16.68亿元,一批防洪、灌溉、人饮、水保、水电等水利工程相继建成。
以汉江干流为重点的一批防洪工程立项上马。目前,国家已投入2050万元,启动城区江北护岸工程。“十五”期间,全市新建堤防及护岸工程86.7公里,到2005年底,全市累计建成堤防1339.7公里,在防洪保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水北调水源保护区规划开始启动。宁陕、镇坪被列入南水北调生态修复县。汉江沿线白河、旬阳、汉滨、汉阴、石泉、紫阳6县区,被列入丹江口水源保护区水保生态规划第一批试点县,规划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518.53平方公里;相继建成了观音河水库除险加固、黄石滩水库、香溪水库等三大工程,汉阴洞河水库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分三期共投入729万元,建成了64处、覆盖10县区的雨水情自动监测网络。石泉水库、安康水库库区的48处自动测报点纳入全市防汛信息监测范围。7县共投入150余万元改善防汛办公条件,规范化建设基本达标。安康二、三期防汛雨量监测速报系统及汉江干流安康段汛情测报系统建成投用。
按照“小工程大群体”思路,先后实施了万塘工程、集雨水窖工程和一批渠系配套工程。五年投入1.12亿元,修建蓄水塘坝1.26万口,集雨水窖37.72万口,引水渠道1495余条,新增蓄水6000万方;“十五”以来抓住“甘露工程”、人饮解困和西部人饮项目建设机遇,累计完成投资2亿元,建成城乡供水工程1000多处,解决了近50万人的饮水问题;投入4513.5万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824.5平方公里。2001、2003年我市有6个县8条小流域被水利部及财政部联合命名为全国第三、第四批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十百千”示范小流域;5年吸引20亿元开发安康的小水电。其中已建9处,投资10.8亿元。500KW以上装机电站累计达32处。正在开工建设的电站23处。已落实业主开展前期工作的30处。石泉电站扩机、喜河电站、蜀河电站相继上马,旬阳电站、白河电站前期工作基本完成;水资源规划和水产管理方面,截至2005年年底,全市共审批取水量82.7亿立方米,水产产量达6000万吨,招商1000万元,投放鲢、鳙鱼苗285吨,为水库综合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