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汉滨 > 正文内容

    紫阳民工在外地——紫阳县劳务输出的调查

    作者:李春芳 时间:2004-09-10 09:05 来源:今日安康 字号: 打印

    在全国31个省市中,不论是中原大地,还是江南水乡,不论是国际都市,还是沿海特区,到处都留有紫阳打工者的足迹。六月上旬,我们一行五人在河南、江苏、浙江、上海等四省十多个城市对紫阳县劳务输出情况进行了为期十二天的考察。经过调查走访,我们惊喜的发现——
    早出门早发财
    紫阳县为山区贫困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仅只1400多元,就当地发展速度、经济效益的实际状况,要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岁月。近年来,该县劳务输出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在外地打工经商办企业的人数迅速增长,在册人员达5.4万人,从而加快了脱贫致富的进程。在河南省炅宝市我们登门拜访了联合乡农民陈邦强,他从93年就出门打工,经过了艰苦曲折的闯荡,于96年落脚炅宝市。这个39岁的中年汉子,以自己的诚信从当地矿管部门承包金矿采掘、加工。座谈时他虽然拒绝告诉我们挣了多少钱,但从气派上可以看到,他是一个大老板,有几处住房,有高级小车,每天下山金矿300多吨,还在咸阳、宝鸡中标两处投资500万元的工程,从紫阳本乡村带出劳动力达数百人,在他手下没有不挣钱的。他告诉我们外边的世界大,异地好生财,早出门早发财,守着穷山不出门,是发展不了的。他还介绍了三个紫阳老乡资产都在千万元以上。
    我们在南京、上海、深圳走访了几位打工者,正好印证了老陈的话。不少山沟的农民在家看不起眼,出门三五年,摇身一变就变了一个大老板。向阳镇农民王西丰、蒿坪镇邱洪新、邱双赞都成了腰缠万贯的老板。联合乡农民王青润在家时一贫如洗,打工十年拥有资产达2千多万元。通过调查分析,紫阳出门打工的普通工人年收入一般在3000-15000元左右,收入最高的是采矿业,收入最稳定的是工厂做工,技术要求最严的是建筑行业,流动性最大的是服务行业,获利最丰的是技术水平高的和工头老板。这些人一个共同特点是醒得早,观念更新快,抓住了有利时机发展自己。他们发财之后并没有忘记家乡人,千方百计地为本乡本地的剩余劳动力找出路,谋职业,所带来的最佳效果是——
    一人当包头富裕全村人
    在考察中我们发现劳务输出最在效的组织形式是亲朋好友牵线搭桥,包工头招揽本地农民用工。紫阳县通过这种形式出门的占总数的80%,而这部分人都能挣到钱。如果一乡一村出现一个工头老板,就会带动一大片,少则几百人,多则上千人。紫阳县联合乡在河南渑池县打工的起初只有几十人,通过包工头牵线,一串十,十串百发展到现在达400多人。汉王镇五郎坪村姜久高承包了九口铝矿井,开始一人包工,后来将自己三兄弟以及妻室儿女都带过去了,还在本村招揽100多农民在他手下干活,月收入最低的1200元,最高的2500元。我们在矿山实地看到紫阳人和当地百姓关系很好,有三个小伙就地娶了媳妇,有十一对农民带上妻室儿女,丈夫下井采矿,妻子开食堂办伙食,生活得快快乐乐。
    在考察中,紫阳老乡给我们讲了许多生动的故事,其中一例是焕古镇刘家河村的支书、村主任三年前带着一百多村民出门打工,他们两头跑,即当老板,又当村干部,村上大部分劳动力都组织出门了,家家户户收入增加,村上的事业迅速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富裕村;高滩镇500多个农民把在外地挣的钱用于发展本地主导产业建设;曾担任过乡长的刘忠海,8年时间带出去1400多农民兄弟,每月人均工资800元以上,每个农民已挣回现金6万多元。这种输出劳动途径,大大激活了紫阳的劳务经济,由此实现了农民由起初的盲目流动向有目的的输出,由单个出门向群体打工,由游击战向团队作战转变。全县劳务现金收入在两亿万左右,其投入产出效益是现有任何产业都是不可比拟的,许多村因此致富。但并不是所有打工都能找到职业都能挣到钱。我们在上海、深圳、珠海等地考察发现了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没有技术莫出门
    江南沿海大城市有着广阔的劳务市场,但有不少的农民上门找工作,经常出现空手而去,空手而归,找不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都是因为文化低没技术专长而造成的。在深圳打工的外地民工在册人员达530万人,关外的宝安、皇岗及东部工业园工人缺额达30多万。家具行业、电子产业、玩具厂一次可安置3-5万人。这些都是智慧与体力结合的工种,光有力气不行,必须要有一技之长。特别在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家政人员严重不足,已注册的陕北婆姨的家政服务成为品牌,在这里很受欢迎,因为当地对这部分人进行专门的培训,使保姆略知琴棋书画,熟练家政事务,达到都市家庭服务标准。在深圳一个保姆年净收入上万。高桥镇何家包村一位姓何姑娘,给深圳市发展银行行长家当保姆,每年家里可得利近两万元。金坛市华茂金升集团上了一个面积达3.5万平米的纺织车间,急需用500女工,却苦于无用工来源,有来源的又不合格。在上海、珠海、深圳紧缺的技术工种有电焊工、车工、建筑工。这些工种头年收入都在万元以上,两三年以后只要诚实劳动收入可达数万元。这个现实问题为当地政府做好输出劳务工作提出新的要求,也显示出劳务输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由此可见,加强农民工的技术专业培训成为当务之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lipeng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