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白河 > 正文内容

    敢叫山河换新颜——白河县城乡建设大发展纪实

    作者:柯昌斌 王海波 师传扬 时间:2007-01-12 09:12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 打印

    刚刚走过的2006年,对于白河县城乡建设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更是一个值得浓墨重染、大书特书的一年。白河城建人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把城乡建设作为推动全县经济发展的突破口,以城乡规划为龙头,以重点项目为支撑,以基础设施为重点,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做出了几件能够永载白河城建史的大事,使城乡建设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赢得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群众的广泛赞誉。

    拓宽一段瓶颈路

    白河县城临江而设,从明清时期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建设河街水运码头为主,曾有“小汉口”之美誉。而作为县城主街道的人民路,房屋破旧,街道狭窄,不能够满足人民对现代文明县城的要求。县上曾投资120万元硬化了人民路,使主街中南段宽度达到12米以上。但北段有160米的街道宽度不足5米,且全是群众懒以生存的门面房,最窄处不到3米,过不了一辆小车。从安全角度考虑,县上作出了无奈的选择:将此街作为步行街禁止车辆通行。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每年把人民路北段拓宽作为建议提案提出,广大人民群众迫切希望问题能得到解决。
    2006年,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集中人财物力,把人民路北段拓宽作为人代会上为民兴办的十件实事之一,要求一年之内完成瓶颈路的拓宽改造。县上投资300多万元,抽调了20多个部门50余名干部,成立了以分管县长任总指挥的人民路北段拓宽拆迁工作队,确定了由两到三个部门包抓一户的办法,将任务落实到部门、到干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到现场协调解决问题,县人大、政协领导亲自做拆迁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广电、城建、司法等部门通过公告、报刊、广播、电视、车辆等多种形式展开了深入地宣传。国土、教育、工商、财政、税务等部门从职能优势出发,为拆迁户解决了涉及切身利益的问题,城关镇、纪检监察、信访等部门进入一线,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县政府、政协腾出领导车库作为拆迁户的过渡用房。
    通过5个多月的艰苦奋战,干部耐心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工作队干部在没有一次和群众发生正面冲突的情况下,完成了19户群众作为生计的商用门面房拆除,并帮助拆迁户当年完成了新房重建。

    铺设一条石板街

    白河县城桥儿沟在历史上,是连接县城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唯一石板街通道,经过几百年的风雨洗礼,原来的365步石阶、石坎很多地方破损。加之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白河经济重心南移,转入城内,县内新修了一条清风路,桥儿沟失去了往日繁荣的风采。
    由于桥儿沟具有深厚的汉水文化底蕴,每年到这里观光考察的领导、游客十分众多。桥儿沟社区群众强烈要求改变桥儿沟市政建设,以此带动经济的发展。县委、县政府坚持以民为本,聘请了相关专家,多次论证,最终决定恢复建设以休闲娱乐旅游业为主的明清特征的一条石板街。
    县上投资205万元,城建局组建了外围协调和工程质量监管两个工作组,从元月份开始,用5个月的时间,把650米长的步行石板街全部铺设了新购置的规则石板,并设置了10盏六角型防古宫灯,支持5户改建恢复了以青砖青瓦格子窗为主要外在特征的明清建筑房屋,开发建设了5处景点,首尾防古石材牌楼正在论证。
    石板街的铺设和景点的建设,极大地改变了桥儿沟群众的出行和生产生活条件,极大地鼓舞了他们致富发展的信心,受到了1000多户3000多名群众的热烈欢迎。仅今年一年新开以茶馆、棋牌、药店、古玩、美容美发、休闲娱乐等为主的三产服务业30多家,为群众增加收入拓宽了渠道。

    再造一个新县城

    白河县城地形地貌非常独特,向东不足2公里入湖北,向北临汉江,向西山高坡陡,南面是一对大小狮子山呈S形相对耸立,白石河在山下蜿蜒而过,流入汉江。县城人口随着经济的发展已十分拥挤,特定的条件决定了白河县城要拉大县城骨架必须走南扩之路。十年前白河人都在思考着县城的南扩,而县城南扩面临着316国道改线、森林植被防护、汉江水倒灌防洪、白石河改道防洪和资金需求太大等五大难题,这种美好的理想一直没能付诸实施。
    2006年襄渝铁路复线开工和即将开工建设的十天高速公路,为狮子山开发建设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县委、县政府果断决策,用5至8年的时间投资2.08亿元,建设一个新县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招商引资的办法,吸引港商林建荣投资7000万元启动实施了一期工程开发建设。
    在工程实施中面临着拆迁、征地、供水、供电、国道改线等诸多问题。为确保该工程顺利实施,主抓该工程的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倾注主要精力推进,他们多次深入工地现场召开办公会,听取企业意见和建议,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从县直部门和乡镇抽调了40多名后备干部,成立了狮子山开发办公室,让后备干部到急难险重的一线接受锻炼和考验,同时,也在经济和项目建设主战场发现干部。
    通过一年的艰苦鏖战,目前,已完成投资5000万元,如期完成开山改河、白河二桥、削山回填、防洪护堤等工程,拆迁房屋80户,迁移410人,拆除房屋建筑面积10000多平方米。出动机械3万多台次,移动土石方180万方,平整土地300多亩,人工造出了白河最大的一块平地。县城新区建成后,将新增容纳人口1.5万人,全县城镇化率将由现在的27%提高到35%。

    建设一批小集镇

    他们在十分注重县城建设的同时,不忽视农村集镇村庄的建设。通过认真调研,反复认证,把白河县城乡建设的思路确定为:“一点四线”,“ 一点”即以县城为重点,“四线”即以316国道、冷厚路、白界路、红顺路4条交通干线11个集镇和9个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为主,突出西营、仓上、茅坪3个区域重点中心集镇的开发建设。
    县城建局抽出干部,完成了8个建制镇中7个建制镇的规划编制,完成了3个区域重点镇小区开发建设的详细规划,并在详细规划的指导下,西营镇的田园小区、仓上镇的仓南小区、茅坪镇的茅南小区建设都具有一定的规模。并都成立了环卫保洁站,配置了垃圾清运车辆,让集镇变得更加干净卫生。
    通过多方努力使建制镇的道路硬化率达到了100%,累计投入30多万元,为15个乡镇设置了路灯。在全县广泛推广以白墙灰瓦格子窗为主要外部特征的“巴山民居”,并首先在316国道旁的冷水镇月镇村支持改建50户,引导全县群众的房屋建筑风格。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