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岚皋 > 正文内容

    岚皋:学在途中,做在当下

    作者:陈学红 时间:2016-04-13 09:13 来源:岚皋县 字号: 打印

      学在途中,做在当下。在脱贫攻坚统揽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时期,岚皋县石门镇党员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过程中,在脱贫攻坚的进程中,记录下了敢担当,强学习,真实干的一幕。

      兴坪村—周成富

      在2015年撤乡并镇之前,原属横溪镇的四个村(兴坪村、大河村、乐景村、平安村)并没有发展烤烟产业,一是没有尝试过种烤烟,二是当时倾向于旅游、畜牧和魔芋的发展。并镇后,为了更好的发展当地经济,实现农户长期增收的效益,又考虑到一个新产业想要在这里落地,只有先试种,运行成功才能推广,石门镇立即召开烤烟产业推进会,鼓励村干部带头发展烤烟产业,为村民谋出一条致富路。
      当时,兴坪村的包村干部、第一书记是周成富,由于该村怕失败,没人带头,周成富是看到眼里急到心里,没办法,他想:“既然我是党员,我必须要负起责任先干为主,见成效了群众才会跟着干。”于2016年3月,原本身兼数职的周成富认真学习了系列讲话,找到村干部和一个村民,给他们算经济账,跟他们讲政府好政策,最后协商到5人一同发展20亩的烤烟,以此作为该村的试运行点。
      在他的带领下,加上技术人员的专业指导和技术培训,兴坪村的烤烟产业在“十三五”开官之年的第一个春天生根发芽了。
      兴坪村的产业带头人周成富,不仅是该村的包村干部,也是该村的第一书记,更是一名党员干部,在探索增收的路子上他走在了前面。同时身兼数职的他并没有因为工作的繁重而忘记学习党章,在他家随手可见的一本《党章党规》显得更为生动和实际。

      双丰村--李甲顺

      李甲顺,是该村的党员,在积极响应脱贫攻坚的号召下,时刻记着自己是一名党员的前提下,为给村民的脱贫致富想出路,他积极学习系列讲话和党章党规,与该村能人邱志明、村主任王洪国一起去了四川、旬阳、西安等多地考察了白芨的市场需求,学习了白芨种植的技术,并与西安一家药材公司签订了收购合同,回来开始带领村民们一起发展药材产业。
      2016年3月,在他与邱志明的带领下,贫困户张增红、刘新海、杨益慧纷纷跟着他们自觉发展起了产业,一起种上了10亩的白芨和5亩的板蓝根。“每根白芨苗合4元一根,两年后可长出一斤多,最低收购价是50元/斤。”李甲顺说,这将作为双丰村的示范点,等明年见了成效就鼓励村民大搞特色中药材产业发展,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
      李甲顺,地道朴实的村民,有担当,敢想敢干,他将内心的责任幻化于行动,深刻的在双丰村留下了党员的足迹。
      其实,在积极推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该镇结合脱贫攻坚,立即将全体党员联系起来,有力的出力,有点子的出点子,与村贫困户实行帮扶对接,真正的从行动上出发,做一名合格党员;并从精神上灌“钙”,补齐精神“短板”,手抄党章,认真组织学习系列讲话,吃透政策,为村民更好的谋出路,想方法,这是石门镇每位党员学在途中,做在当下的真实写照。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