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旬阳 > 正文内容

    旬阳“两学一做”活跃在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上”

    作者:王元林 张知业 时间:2016-04-26 10:05 来源:旬阳县 字号: 打印

      连日来,旬阳县“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紧扣“基础在学,关键在做”的要求,把学以致用的效果体现在精准扶贫的主战场上,做到“学有动力,作有目标,干有实绩”。
      运筹帷幄,激起热情。该县按照作战要求,绘制了贫困村分布图、指挥体系图、作战图、督查体系图、贫困类型分布图、基础设施分布图、三年脱贫计划图和五个一批措施图等八副图,制作了作战沙盘及脱贫攻坚倒计时牌,将全县划分为东、南、北三大战区,指挥部大型LED显示屏不间断播放脱贫攻坚政策、工作进展情况等内容。在此基础上,编印了扶贫开发工作丛书,全部发放到各级干部手中。依托微信平台、政府门户网站及“脱贫攻坚快报”,全方位加强对内对外的宣传引导工作,使全县上下始终保持着饱满的战时状态和昂扬的工作激情。
      创新机制,鼓足干劲。围绕三年脱贫目标,工作实行“六制一体化”机制即:基础设施实行“项目供给制”。涉及脱贫攻坚的扶贫、交通、水利、住建等17个重点部门根据各自任务,已确定供给贫困村住房、道路、饮水等项目1169个,涉及资金41891万元;行政审批实行“审批主责制”。由相关职能部门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措施,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加快脱贫攻坚工作进度;干部帮扶情况实行“电子日志制”。通过建立包帮干部电子档案,动态掌握干部包帮过程;慢病包帮实行“药品专供制”。在镇医院设立贫困户慢性病专用药品专柜,就近解决患者就医问题;产业帮扶实行“帮带订单制”。依据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大户“连加”的方式,破解贫困户增收难题;干部包帮任务实行“责任清单制”。县上出台县级领导包镇、县级部门包村、干部职工包户和定时间、定责任、定目标的“三包三定”方案,全县30名县级领导、91个县级部门、10418名干部职工实现对贫困村及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破解难题,真扶实帮。着力破解因病致贫、因残致贫、不安全住房、教育致贫、政府兜底、支农资金等六大难题。目前,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由政府全额出资参加新农合,县域内贫困人口实行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对因残疾产生的额外生活和护理支出实行定额补助,对残疾康复、技能培训、就业扶持等出台了具体帮扶意见;县上除利用好陕南移民搬迁政策外,通过每户补助3万元以村内小集中和梯次搬迁方式解决754户,每户补助2万元排危重建634户,每户补助1万元加固修缮1931户,交钥匙和五保供养1724户,投亲靠友等其它方式解决107户;县本级财政拿出1000万元专项资金投入脱贫攻坚,金融部门当年投放1.5亿元信贷资金,其中,贴息1000万元,支持脱贫攻坚工作。
      严督实导,步实效显。领导力量再加强。县上及时成立由县委书记任第一总指挥、县长任总指挥的脱贫攻坚指挥部,并要求各镇各部门也成立相应机构,全县上下形成县有指挥部、镇有指挥所、村有指挥室的完整作战指挥体系,与此同时,县上还从各条战线抽调17名业务骨干充实到县脱贫攻坚指挥部办公室,抽调41名二线干部专门开展脱贫攻坚督查工作。纪律要求再严明。出台了脱贫攻坚巡察工作方案和脱贫攻坚工作纪律规定。考核力度再加大。县委、县政府提高脱贫工作考核分值,全县统一对脱贫攻坚实行“一票否决”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叶苗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