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石泉 > 正文内容

    石泉县多措并举为困难群众排忧解难

    作者:叶友云 时间:2007-02-12 10:03 来源:石泉县人民政府网站 字号: 打印

    石泉县强化工作措施,多方筹措资金,积极组织开展春节慰问送温暖活动,确保困难群众渡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城乡低保救助体系进一步完善提高。城市低保加大投入。全县低保标准由130元调整提高到145元,并从7月1日起又为每位低保对象增发12元低保金,12月份又给每一个低保对象增发一个月的低保金,同时给每户低保户发放200元取暖补助费。全年累计支出低保金274.3万元,保障人数 1163户2476人。农村低保稳步推进。按照“低标准、小范围起步,逐步提高保障标准和救助标准、扩大救助范围”的原则和“缩面提标”的思路,加大投入,基本形成保障农村特困群众基本生活的长效机制。农村保障人数6522户15012人,月发放保障金30.2万元,人均月补差20元,全年发放低保金360万元。
    五保供养体系基本形成。全县现有农村五保户1969户2193人。供养资金实行本人持五保证领取的社会化发放管理。该县采取项目推动,在全县15个乡镇修建五保集中安置点46个,安置入住五保户423户443人,每个安置点均达到户均两分菜地,住房16㎡以上,房屋质量处于当地房屋中等以上水平,每户生活日用品达到“八个一”(即一灶、一案、一床、一柜、一凳、一桌、一盆、一套餐具)标准,配套设施基本达到“六有”(有活动室、活动场所、公共浴室、洗衣房、公用取暖房、厕所)、“四通”(通水、通电、通路、通电)标准。在供养政策落实方面,在对每人每年360元生活费由信用社实行按月发放,保证村组筹集360斤粮食足额落实的同时,全力保障他们的衣被基本需求,确保每人有两套床上用品、换洗衣服;同时,自今年10月起,又将五保户医疗救助全部纳入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范畴,取消看病“门槛费”,实行医务人员到安置点上门医治,其医疗费报销比例扩大10%,落实了五保户监护和死葬及后事处置责任,五保供养工作水平得到不断提高。
    落实城乡医疗救助措施。出台了五保户和农村特困群众大病医疗救助办法。全年投入五保户和特困户大病医疗救助资金12.1万元,惠及了9138人,其中农村医疗救助补助资金11万元,惠及9102人,城镇医疗救助1.1万元,惠及36人。
    优抚保障救助体系初见成效。优抚补助政策全面落实,全年为1183名优抚对象发放优抚资金207.6万元。以“解三难”为重点的80户“扶优工程”全面完成,解决和改善了15户优抚对象住房条件,共修建新房49间,1700多平方米;扶持了25户优抚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其中有21户发展了养牛、羊、猪、鸡等养殖业,预计年收入达11.9万元,4户发展了药材、蚕桑、魔芋等种植业,预计年收入达4.9万元,其他收入0.5万元;为40名困难优扶对象解决了看病难问题,每户救助800元,共救助医疗费3.2万元,其中带病回乡退伍军人3人,复员军人28人,伤残军人8人,烈军属1人。通过抓项目从救助、扶持等不同角度改善五保户、特困户的“造血”功能。
    积极组织慰问。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人武部、公检法、工会等20多名县级领导和组织部、民政局、红十字会、慈善协会等部门及各乡镇对离休老干部、交友帮扶对象、困难职工、下岗职工、城乡困难群众、部队及武警官兵、贫困党员进行慰问,发放慰问金和慰问品,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全面开展“送温暖”活动。县民政局筹集资金17.2万元采购衣被、食油、食盐、大肉等生活用品,对全县15个乡镇五保户、特困户、城镇社区特困群众进行了看望慰问。各单位根据各自实际,组织开展了座谈会、茶话会、晚会、团拜会等形式多样的“送温暖”活动。全县各机关事业单位进一步改进作风,对前来办事的群众,做到和蔼可亲,热情服务,切实为其解决实际困难,维护稳定,确保全县人民过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ak_sjx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