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书记,这个月的党费我给你转账了,请你接收!”连日来,在旬阳县寨河社区党支部书记陈先位的手机里流动党员“电子党费”提示信息闪个不停。这是寨河社区党支部通过“党群e家”微信群开展流动党员在线交流的“截图”。
为更好地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今年以来,旬阳县不断创新学习教育形式,采取“支部+网络+学习教育”模式,大力推介寨河社区做法,建立各级党建交流QQ群、微信群100多个,明确了党建管理员,负责对流动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服务,定期推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重点内容,提供党务政务信息、惠民政策咨询、各项法律援助,回应党员需求,把交流群建成流动党员充电补“钙”的“学习室”、沟通交流的“谈心室”、答疑解惑的“好助手”,拉近了流动党员与支部之间的距离。
“线上”交流沟通,“线下”帮扶引导。目前,全县向外出流动党员发送“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惠农政策等短信7800余条,开展微信讨论200多次。在西安网络公司务工的大学生党员罗丹通过邮件向白柳社区党支部寄回了第一份心得体会,他说:“党员交流群,让我知道要学什么,怎么学,怎么做”,他把自己学习的点滴体会发布在群里与大家一起分享。与此同时,各级党组织积极与创业就业、招商、扶贫、市场监管等部门协调沟通,为流动党员提供就业信息,降低办证门槛、简化办证程序、减免相关费用;在子女入学、土地流转、移民安置等方面为流动党员争取优惠政策;在邻里和谐,家庭稳定方面定期到流动党员家庭了解生活生产状况,解决实际困难,安抚波动思想,免除流动党员后顾之忧。红军镇庙湾村党支部书记付雪炜得知二组赵长莲因病行动不便,带着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上门为其检查身体,由于病情严重,又连夜踏着三轮车把赵长莲送到镇卫生院及时就医,迅速把这一消息通过微信群转给了在外务工的家属,叮嘱安心务工。
致富不忘党恩,真情回报乡邻。金寨镇党委书记任景海说:“建立‘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交流群,就是要把流动党员拢在一块,聚在一起,走到哪儿也不能忘了‘本’,走到哪儿也不忘自己的党员身份,让他们时刻感受到有‘家’的关怀,为‘家’贡献一份力!”。流动党员刘明乾在支部群消息中得知本村油牡丹种苗紧缺,立即联系从外县调运了10万株牡丹苗以解燃眉之急。城关镇张剑联系了六名青年党员在双垭村流转土地20亩,建成“众筹菜地”,活动仅一个月,认领人的范围就迅速从旬阳延伸到周边市县,甚至还有湖北十堰、江苏常州等地的爱心人士通过微信群、电话、邮件纷纷要求加入。城关镇李家台村党员李大山出资8万元资金,对两岔河村五组道路进行拓宽,解决了53户189人的出行难问题;免费发放10万株花椒树苗,让老百姓把撂荒的300多亩土地变成“聚宝盆”。李家台村王有林回乡创业,引进了手工缝制足球项目,对45周岁以下在家妇女进行技术培训,吸纳贫困家庭劳动力80余人,月人均增收1500余元以上。
离地不离党,流动不流心。“群里发布张明俊同志的事迹,我看后流泪了,给大家买了这么多书,就希望能出更多这样的好党员、好干部!”蜀河镇外出务工人员马志高自费5000余元购买了《秦巴魂》交到原蜀河镇党委副书记郭昌慧手里说:“为了生活,我们人虽在外,心却温暖!”。
有一份力就发一份光,旬阳县2500余名流动党员践行“两学一做”,纷纷表示只要心怀感恩,无论身在何方,都能发挥作用,独树一面旗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