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9月初,平利县西河乡东坝村蚕农党世安扳着指头算了一笔账:“用方格蔟技术养了10张蚕,平均张产达到75斤,净赚了7000多元,科技养蚕让我真正尝到了甜头!”。
为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确保农民丰产增收,平利县坚持在科普宣传教育和实用技术培训方面做文章。他们建立完善了县、乡、村三级科技培训网点、电化教学点和科技培训示范基地,成立了农业、林业、茶叶、畜牧等23个县级科技学会,组建和恢复了42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会员1537名,协会涉及茶叶、绞股蓝、蚕桑、生猪等16个专业,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技服务网络。同时,通过开展“科技之春”宣传月、“科技宣传周”、科技“三下乡”等系列活动,组织农业专家和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采取集中讲授、现场培训、以会代训等形式,使全县14.82万农民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1415名农民获得技术职称,涌现出52个科技示范村、279个科技示范户。
科技为平利农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平利在实施“茶饮产业率先突破”战略中,按照“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的产业发展经营要求,坚持科技务茶和规范化生产,提高了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创造了“一斤茶千斤谷,一亩园过万元”的奇迹。为推动蚕桑产业发展,该县坚持桑园管理标准化、小蚕共育化、大蚕省力化、上蔟自动化,推行大棚养蚕新技术,使张产蚕茧达到40余公斤,比传统养蚕高出10公斤,产值增长33%以上,实现了“一张蚕七百元”的历史性突破。此外,通过实施“良种工程”和科学种养,使粮油生产、畜牧和中药材等产业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呈现出百业俱兴的局面。该县连续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先进县”称号,成为科技兴农的一面旗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