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7日—20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服务队赴石泉蚕桑实验基地,深入蚕桑相关企业、蚕桑强村、养蚕大户、小蚕共育室、大蚕饲养室、桑园养鸡、桑枝食用菌基地、蚕桑合作社开展了一系列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着作为一名现代大学生深入基层调研社会现状,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提高自己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能力,用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
他们深入石泉县的蚕种场了解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副产品加工利用、蚕种浸酸、催青、蚕品种引进,到天成丝业缫丝车间观看从选茧、蒸茧、缫丝、染色、织绸的生产流程以及蚕丝制品的展示,到博硒农业参观桑椹酒酿造流程、天然有机硒农产品展示销售,到古堰桑枝食用菌基地调查桑枝食用菌的加工、制作流程,菌棒的养、管技术操作以及桑枝食用菌的销售情况,深入饶峰镇新华村、池河镇明星村、合心村的部分养蚕户家中,通过开展对养蚕户的问卷调查,了解石泉县蚕桑养殖基地的养蚕状况,蚕农在提高收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池河镇明星村的集约化养蚕点、小蚕共育室、蚕桑合作社、桑园养鸡示范园一一进行了了解,通过几天的走访、调查问卷使大学生们对石泉县蚕桑产业有一个全方位、多角度地认知、学习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大学生们对蚕桑产业的直观感受,使同学们获益匪浅。
在座谈会上,大学生们就“企业+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桑树病虫害防控、蚕病防控、工厂化养蚕、扶持政策、蚕桑副产品开发与利用、互联网销售、火电厂建设对蚕桑产业发展的影响、蚕桑食品安全监测、蚕桑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等问题与带队的老师以及石泉县蚕桑中心的领导、技术专家一一作了交流,并分享了他们“三下乡”实践活动过程获得的成长与收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是一所面向农业,培养动物科学、草业科学、水产养殖学3个本科专业的专业学院,拥有11个国家、省级及校级科技创新研究平台,还有石泉蚕桑试验基地等5个校内外教学科研试验基地以及34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开展科技合作与技术服务,每年培训各类养殖技术人员近10000人次,有效的带动了陕西乃至西北地区畜牧业、水产业的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