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遛弯儿、打太极拳、跳健美操……。这些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元素,如今已经成为香溪社区、市委家属院和南环西路周边居民每天不可缺少的生活内容。
每到清晨或夜幕降临,伴随着欢快的舞曲,太极拳打起来,健美操跳起来。孩子们尽情的嬉戏,老人们相互搀扶着,漫步于林荫小道,赏美景,听鸟语,享受大自然的恩赐,感受人与自然的和谐相拥……
“这在过去连想都不敢想”。在枣树巷居住了十几年的市农办退休职工杨大妈说:“从前这地方很窄,各走各的,谁不管谁。自从市委广场建成后,环境优美了,地方宽敞了,锻炼也方便了。吃罢晚饭,老年朋友们在一块儿聊聊天、跳跳舞,邻里关系也融洽了……”。
谈起身边的变化,香溪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的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炸开了:“以前锻炼,要大老远的上香溪洞,年纪大了,腿脚不行了,上坡费劲儿,现在多好,一出家门就可以锻炼了……”。
“周围的环境一变,视野开阔了,空气清新了,看到这些花草树木,心情也舒畅多了……”。
“以前下班回家,到了冬天,一走进档案局门前黑咕隆咚的小胡同,心里就发毛。如今,路灯照的亮堂堂,下班回家再也不用害怕了”。碰巧路过这里的市科技局一职工接过话茬。
“最恼火的是一到下雨天,路面就成了湖面,出行很不方便。现在路通了,路面也平整了,再不会有积水了……”。
说这话的是金川村的小商户徐晓利。要说变化,他感受最深。过去,一旦遇上连阴雨,家门前就成了小池塘。现如今,绿树红花环绕房前左右,一条彩砖铺就的小道打家门口经过。徐晓利不仅不用担心路滑摔跤,还利用处在枣树巷路口的交通优势,改建了门脸儿,购置了日杂百货,小本经营红红火火。
和徐晓利比起来,江昌印的运气可要好多了。在陵园路住了20多年的江老汉很早就开了家小卖部,由于位置偏僻,买卖一直比较清淡。现在,新修的南环西路正对着家门口,一眼望去,宽阔的马路上车来车往,好不繁华。人多了,车多了,生意自然不愁了。
“江师傅,来一包‘猴王’!”。说话间,一辆出租在家门前戛然而止。记者乘机和的哥聊了起来:“修这条路,我们是举双手赞成,哪个司机不希望走好路,再说这路一通,既缓解了育才路和香溪路的交通压力,也缩短了时间和路程,一举多得呀”!
“要我说,最大的好处在于规范了困扰市民多年的马路停车场”。市财政局办公室兰主任告诉记者:“每天到财政局报账的单位很多,过去一走到陵园路就堵车,真是有苦难言。随着南环西路的贯通,马路市场也解决了,不仅自己出行方便,外单位来办事也便利多了”。
“一开始,我们并不赞成修这条路,好好的房子被拆了,心里真不是滋味儿,可是……”。老王突然话锋一转:“看到政府把门前的路修得这么好,环境这么美,我们住这儿心里也舒坦,最终受益还不是咱老百姓,支援国家建设嘛,个人总得付出点儿……”。在南环西路建设中家被拆去一半儿的金川村15组村民王龙青如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