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前后,在汉阴的川道乡村或边远的田禾、酒店、上七等乡镇,蚕农们忙着修枝剪条,育苗培土,一派繁忙景象;田禾乡的养蚕大户胜利村3组村民方荣盛信心十足地对我们说:“党的好政策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我们一定要争当发展当地主导产业的排头兵!”这只是该县发展蚕桑产业的一个小小缩影。
该县紧抓“东桑西移”机遇,通过政策引导、部门扶助、齐抓共管、使产量和质量逐年上升;新的一年将以此为契机,及早科学谋划,着力壮大蚕桑产业。
该县建立了蚕桑产业发展资金、技术、人员、管理等长效机制。县上年筹集50万元至100万元资金建立蚕桑发展基金,对农民兴桑养蚕实行奖补政策。县供销、林特、科技、妇联等部门齐上手,以基层供销社的40余个个茧站为基地,积极推广蚕桑3项技术,预计将培训蚕农2万人次;将部分桑剪锯、农药、化肥、石灰、方格蔟具等免费发放到蚕农手中,帮建小蚕共育点50个,省力化蚕台200余套,补贴资金50余万元。
与此同时,该县对全县蚕茧收烘与销售实行统一管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提升全县蚕茧经营的整体水平,并从收购、加工环节降低消耗,节约费用,定期向蚕农投入资金扶持蚕桑生产。在20余个基础较好的乡村兴办具有地域特色的蚕桑生产专业社,从信息、资金、技术多方服务农户,实行产销订单合作,给社员建档立卡,保价收购蚕茧,对社员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程跟踪服务,形成规模基地,实现企业+专业社+农户新型模式的新农村产业。将停产达5年之久的县缫丝公司在去年11月7日成功拍卖,新入驻汉阴的安康百瑞丝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吸纳供销社的40余个茧站入股,在推动供销集体企业全面改制的同时,对原缫丝厂彻底进行改造,成为拉动全县蚕桑产业发展全新的龙头企业。
目前全县已建成万亩桑园,蚕桑产业强镇(乡)10个强村30个,发展具有年养蚕10张以上的大户1100个,有效地保证了蚕桑产业富民增收战略的实现。养蚕户由原来的1.8万户增加到2.8万户,发放蚕种5.82万张,全县蚕茧收入有望同比增长2000万元大关。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