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安康市人民政府 >县市区新闻>紫阳 > 正文内容

    紫阳县“党群例会日”激发农村党员新活力

    作者:程本裕 谢应波 李万军 时间:2016-08-17 09:37 来源:紫阳县 字号: 打印

      紫阳县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存在的“党内生活呆板单一,党员民主权利落实不到位,党员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等问题,在全县村级党组织中全面推行“‘6+X’党群例会日”制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大大提升了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6+X”定形式,确保党日活动内容多样化。为把准基层脉搏,该县采取县级点题、镇村补充,一月一议的方式确定学习和议事内容。“6”为规定动作:一是集中学习;二是通报上级交办工作落实情况;三是村干部汇报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并安排下月工作;四是通报群众诉求和信访工作处理情况,接受党员群众质询;五是开展“两公开一审议”,即公开本月党务、村务(财务),公开村级项目资金使用情况,审议公开内容和形式;六是讨论表决村级重大事项。“X”为自选动作,镇、村可根据工作需要增列其他议题。
      “三个明确”定规则,确保党日活动不走样。一是明确“例会”范围。在村党支部的领导下,由村“三委”成员,全体党员、村民代表参加,镇包村干部、县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参会。入党积极分子和自愿参加的群众经申请同意后,可列席旁听。二是明确“例会”权限。明确村级党组织做到“三个必须”。即:凡需由村民代表会议和村民会议决策的事项,必须先经“党群例会”讨论;由三分之一以上的参会人员提出的议案,村“两委”必须受理;凡是对村干部的民主评议,必须有村“党群例会”成员参加。三是明确“例会”时效。“例会”时间统一在每月20-23日召开。每月15日,县远教办把学习内容发至各村,村党支部在18日前对议定事项、群众诉求及信访矛盾化解梳理汇总并公示议题。
      “三步程序”抓运行,确保党日活动开得实。为规范“例会”的运行机制,明确操作流程,实行“三步议事法”。第一步会前准备。一是工作指导。镇联村领导和包村干部指导村党支部根据规定动作梳理议题。二是商定议案。村党组织组织召开村“三委”联席会议,形成议题方案。三是会前告知。议题方案成熟后,会前3天将方案(含会议时间、地点等)通知到每位参会党员、村民代表。第二步会中落实。在保证“6+X”内容不漏的同时,重点抓实三项内容:一是现场质询。对本月各项工作进度迟缓或群众有质疑的,村党组织必须负责现场向参会人员解释,说明原因。二是集中会审。参会人员对村级重要事项会审讨论,发表意见,形成共识。三是集体表决,讨论的村级重大事项,经参会成员半数以上同意,作出决议。第三步会后反馈。对会上讨论通过或决议的事项张贴在村务公开栏,向全体党员、群众通报。
      “四大作用”定职责,确保党员参会热情。着眼于扩大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等民主权利,明确界定“例会”职责,调动党员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一是政策法规的宣传教育作用。即通过会议形式宣传和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时事政治、涉农政策法规、科技知识和各类信息,确保广大党员及时了解和掌握。二是村级决策的参谋作用。即讨论村级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务,为村级组织决策提供参考。三是民主管理的监督作用。即参与村级事务的民主管理、决策,对村级组织落实重大事项决议情况进行监督,保障党员群众的民主权利。四是联系群众的桥梁作用。即通过会议形式,向党组织反映社情民意,同时又把上级政策、决策、重大事项的决议带给千家万户。
      “五项机制”促落实,确保活动效果好。一是建立联系群众机制。镇村干部实行“包组联户”,每名干部包联80户左右农户,每月至少走访一次;每名有议事能力的党员联系所在村民小组15-20户重点农户,及时了解收集情况,每月以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村党组织汇报群众思想动态和诉求。二是建立报告反馈机制。对于“例会”收集的各类问题,现场商议解决,确实解决不了上报镇党委协调解决,办理结果及时在公示栏公开,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为民代办机制。对群众需要到县镇办理且不需本人到场的事项,由包联干部代办,让群众少跑路,最大限度方便群众。四是建立督查考核机制。县委将推行“党群例会日”制度作为基层班子年度考评的重要依据,与镇包村干部提拔使用、评优树模,村干部绩效补贴挂钩。县委组织部牵头成立督查组,每月轮访各村“党群例会日”制度落实情况,确保民主议事不流于形式。五是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对无故缺席“例会”的村干部、党员,缺席一次者在次月的例会上口头检讨,缺席两次者由村党支部警示谈话,缺席三次以上的村干部当年考核直接定为“不称职”,党员民主评议直接确定为“不合格”等次。
      农村“党群例会日”制度推行一年多来,为党员发挥才能和作用提供了新的舞台,增强了党员主体意识,推进了基层民主建设,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积极参与村里事务的党员多了,对村里工作不关心的党员少了;主动上岗服务群众的党员多了,把自己混同为一般群众的党员少了,固定时间学习、开会、议事已成为广大农村党员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先后共收集群众意见1600余条,为群众办实事1100起,调处矛盾纠纷580余起,村干部和村级班子满意度上升9个百分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 责任编辑:李心怡内容纠错 关闭本页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切换
    下午好!我是安安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