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安康市技能脱贫现场会在紫阳县召开,全市各县区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现场观摩了紫阳县免费技能培训基地和修脚师、月嫂培训现场,紫阳技能脱贫经验得到充分肯定,将在全市借鉴推广。
近年来,紫阳县把免费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帮助贫困户增收的快捷、有效的途径,探索出了一条“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维权服务”的技能脱贫路子,一大批困难群众走上了创业谋生增收之路。先后荣获“全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全国首批“劳务输出示范县”、全国首批“结合新型城镇化开展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全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示范县”。
“十三五”培训贫困劳动力3万人
“不下井,不挖矿,干修脚,把业创,发家致富更稳当”,紫阳县免费技能培训基地的课桌上贴着这样一句话,格外引人注目。
东木镇军农村的单华秀,父亲在煤矿打工时因矿难导致右手截肢,丈夫廖记军14岁下井做了28年矿工,今年4月参加修脚培训班,培训结束后应聘到远元集团天津分公司上班,头两个月就给家里寄回8000元现金。他尝到甜头后又动员妻子参加修脚培训。8月11日,单华秀参加了第87期修脚培训班,“如果我们夫妻俩都在修脚店上班,一个月挣七八千没问题,脱贫就有保障了。”
紫阳是国定贫困县,也是劳务输出大县。全县有贫困村147个,贫困户3.1万户、9.55万人,贫困群众收入低,增收难度大;常年有8万多外出务工人员,绝大部分外出务工者基本未受过职业技能培训,大多从事苦、累、重、脏且收入低的工作。
从2014年起,紫阳县围绕“村村有致富产业、家家有致富门路、人人有致富技能”的目标,狠抓修脚浴足、特色烹饪、家政月嫂、电子商务、建筑劳务五大免费技能培训。县上每年拿出500万元培训资金,出台“三包两免一补”优惠政策,即包吃包住包就业,免学费、免教材用品费,发放交通补贴。先后与远元专业修脚集团合作开展修脚师培训,与安康康嫂家政服务公司合作进行家政月嫂培训,与合作企业签订用工协议,出具就业待遇承诺书,明确最低工资、工资计发、生活待遇等保障条款。累计开办各类技能培训班108期,培训8500余人,就业率达70%以上。
紫阳县制定出台《紫阳县职业技能培训促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意见》,计划“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免费职业技能培训3万人以上,贫困人口中的适龄劳动力参训率达到80%以上,使农村劳动力通过培训掌握1门以上职业技能,实现稳定就业增收,促进脱贫致富。
政企合作实现互利多赢
“最近,远元集团公司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福州6个城市新装修修脚店41家,店长天天催着问我要修脚师!”紫阳修脚师培训学校校长、远元集团培训部部长李晓锋介绍说。据了解,远元集团计划10年内在全国1000余个城市开办直营店1万家,至少需要8万修脚工。
紫阳县政府提供培训资金,远元集团提供授课教师、实训用品和就业岗位。这种免费订单定向培训模式,紧贴群众需要、企业需求,深受群众、企业欢迎,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了互利多赢。一是拓宽了就业门路,促进了群众增收。据统计,在远元集团工作的学员,每月食宿外保底工资3000元,月工资4000元以上的达到60%以上;已有23人担任片区经理,年薪最低12万元,最高达到50万元;489人担任店长、副店长,月工资最低5200元,最高的超过60000元。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学员,自主创业月收入达到2800元以上。参加特色烹饪培训的学员,通过餐饮企业就业和自主创业,月收入也达到3500元以上。参加家政月嫂培训的结业学员,就业后月保底工资都达到3000元以上。就业技能培训已成为帮助劳动力增强发展能力、推动长远致富的法宝。二是助推了企业发展,壮大了实体经济。通过政企合作、订单定向免费技能培训,既满足了群众脱贫就业多样化的需求,又有效解决了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用工需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修脚技能培训,为修脚企业输送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参加特色烹饪培训的学员自主开办餐饮店、农家乐。参加电子商务培训的学员办公司、开网店,催生了一批新的经济实体,带动了三产服务业发展。三是培育了新兴产业,推动了经济发展。经过三年的持续免费培训,紫阳修脚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紫阳修脚已成为国内修脚行业的领军品牌。截至2015年底,紫阳人在全国29个省、市兴办修脚企业130余家,开办修脚店1600余家。全县从事修脚行业的人数超过1万人,当年实现产值12亿元,创造劳务收入5亿元。通过加大电子商务培训,力促电子商务发展,建成电商服务(孵化)中心,全县发展电商企业26家,培育网店225家,破解富硒农产品销售瓶颈,紫阳县被确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
县长陈莲说:“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政企合作,注重市场对接,在培训规模、培训质量、培训内容上精准施策,综合采取技能培训、用工对接、产业促进、创业带动、政策扶持、就业服务等精准手段,激励引导贫困劳动力靠手艺、凭技能实现稳定脱贫,真正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技能扶贫才是治本之策
今年2月,紫阳县隆重召开修脚产业技能脱贫暨远元集团千城万店战略启动大会。未来5年,紫阳县计划引导3万群众从事修脚产业,开办修脚店5000家,实现产值40亿元。届时,全县依靠修脚产业实现稳定脱贫的人口将超过5万人,占脱贫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修脚在紫阳当地原本并没有什么资源或产业基础,但在以郑远元为首的紫阳修脚人经过10多年的艰苦开拓,占领了新兴的修脚市场。紫阳县提出要把“紫阳修脚师”培育成为全国知名劳务品牌的口号,将紫阳打造成为全国首个集技师培训、开店加盟、产品配套的“专业修脚县”。按照“山上种药、山下建厂、山外开店”的思路,打造以修脚药品、刀具、盆具、沙发、工装为主的产业集群。
对于紫阳这样的非资源富集的县域来说,如何寻找产业优势的突破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紫阳修脚产业的发展路径,不是从当地资源与产业聚集的角度出发,而是从市场端的产业扩散出发,另辟蹊径,趟出了一条新路。
近日,国家人社部印发《关于在打赢国家脱贫攻坚战中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扶贫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十三五”期间,通过帮助有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解决1000万人脱贫,使每个有参加职业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都能接受至少一次免费职业培训。
紫阳在以修脚足浴培训为主的免费技能培训实践中,先行先试,探索出“龙头企业+基地培训+定向就业+维权服务”的技能脱贫路子,无疑对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县委书记赵立根说:“打赢脱贫攻坚战,要限时脱贫摘帽,更要建立稳定脱贫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紫阳将当地劳动力与技能培训紧密结合,在外地开拓市场,在当地延伸产业链,为贫困群众找到了打开致富之门的‘金钥匙’!”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点击我为您语音播报
